中国高级官员前天首度在官方媒体上公开谈论“茉莉花革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对新华社说,认为中国可能发生茉莉花革命的想法是“非常荒唐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段谈话虽然不长,却意味着茉莉花革命话题的禁忌被突破,显示官方可能准备改变原来的回避策略,在舆论宣传上直视北非式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问题。
根据新华社前天深夜发出的电讯,赵启正当天向外国和境外驻京媒体介绍即将举行的全国政协年会并回答提问时,强调中国不可能发生茉莉花革命,理据是中国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均等,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随时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处于麻痹状态置之不理。
新华社引述赵启正说:“很多问题都是在解决的过程中,是一个现在进行时。”他接着肯定中共与中国政府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把问题公开,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坚决执行,这样的执政党和政府是坚强的,是会不断前进的。
报道称,赵启正是在接待外媒时做出上述答问,但是谈话内容只见于新华社,更像是独家专访。新华社也是到夜晚才通过对外渠道,将电讯发给国际媒体,并没在国内发布。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做法的操作痕迹明显,可能是一种探风做法。在率先对外放出消息后,内宣预料也将在不久后跟进,官媒可能主动组织一些报道,以严循秩序和纪律的方式,对国民表达官方对茉莉花革命与中国稳定形势的评价。
官方可能已经意识到,在茉莉花革命的国际效应不断扩散,中国内部也出现有人试图组织中国版茉莉花革命的形势下,一味回避只会使之更为凸显为自己的软肋。反之,以自信姿态直接否定有关可能性,反而能在引导舆论方面占上风。
以推翻专制、发展民主体制为诉求的北非“茉莉花革命”,这一个多月来已经从突尼斯、埃及,传导到利比亚。号称阿拉伯世界最牢固的利比亚卡达菲政权出现动摇,该国处在内战边缘。最近几天,中国正展开海路空大规模撤侨行动,解决受困当地的3万多名中国公民。
(《联合早报》韩咏红 报道 北京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