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敲响中国互联网诚信警钟


  诚信和信用是中国互联网业的生命

  媒体报道,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21日表示,通过内部调查发现诈骗性的供应商利用公司网站欺骗顾客之后,CEO卫哲、COO李旭晖因“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事件而引咎辞职,由淘宝网CEO陆兆禧接任阿里巴巴B2B公司。阿里巴巴21日宣布,由于2010年公司有约0.8%、即1107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为了对该事件负责,包括公司CEO卫哲在内的多名高管引咎辞职。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大跌9% ,成交量放大至3.4亿港元。

  又据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21日宣布,确认过去两年卷入网上购物诈骗案,涉及2326名内地供应商。根据该公司的一项初步调查结果,自2009年年底至约2010年整年,阿里巴巴网络的国际交易市场上,中国供应商诈骗全球买家的个案呈上升趋势。该公司已经确认了1219名及1107名分别在2009年及2010年签约的中国供应商涉及诈骗全球买家。

  这说明阿里巴巴网络交易市场出了问题,阿里巴巴涉嫌欺诈“主要手法是骗取预付定金”,有报道说, 网络交易愈趋盛行的同时,卖假货、盗版货的行为亦无法无天,B2B业务大多涉及海外买家,欺骗行为损害国家形象,还有有报道说,除了欺诈和假货,内地网络还有其他隐忧,例如在美国上市的百度、土豆和优酷等多媒体网站,长期被指为依赖大量盗版歌曲和视频内容吸引用户,牵涉道德甚至法律风险。另外,有些网站长年亏损,但依赖投资、退税等一次性收入制造纯利,并实现高估值上市,令人担心将引发新的科网股泡沫。阿里巴巴案暴露网络行业乱象,中国呼唤“网络打假”行动。

  有分析指出阿里巴巴欺诈事件恐引连锁反应,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存在欺诈行为,将对其外贸大额贸易及小额外贸批发业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收入结构来看阿里巴巴十万中国供应商的收入总和超过六十万诚信通收入的总和。一旦中国供应商流失过多,则肯定会造成阿里巴巴收入的下滑,进而影响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阿里巴巴自曝家丑倒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马云同时要求B2B团队必须进行深刻检讨,要拥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马云用诗意的语言写给员工和客户的邮件中痛斥了这种行为: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字里行间,有无奈、有不舍、有情绪,作为商业领袖,对公司出现的问题,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让局外人觉得他少了自责、少了担当!少了对公司运作体系漏洞的深刻体察与制度重构的智慧。

  倒是卫哲辞职信很坦诚:“我申请辞职的原因是我作为CEO没有起到阿里巴巴价值观捍卫者的最重要的职责,反映在2009年和2010年阿里巴巴十多万中国供应商中混入了近3000家欺诈分子,对海外买家造成了伤害,尽管已经清除并将其中首恶分子绳之以法,但我作为CEO的失察职责我理应勇于担当!”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简称iTrust信用评价中心)指出,面对虚假身份、恶意欺诈、钓鱼网站等日益突出的诚信风险和木马、病毒、隐私窃取等多元化的安全威胁,互联网站和电子商务正面临着“诚信”和“信任”的两大挑战,如何确保网站经营者的诚信和如何获得网民的信任已经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两大迫切问题。

  当然,培养中国企业社会信用意识、诚信意识不能由马云一人来担当,平生最恨不讲诚信的人,阿里巴巴案给中国互联网业敲响诚信、信用的警钟,只要诚信、信用不坍塌,阿里巴巴就不会倒下去,阿里巴巴依然有希望!

  马云掩盖了什么?

  蔡律  2011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