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架尼美舒利看企业诚信经营


  近期央视栏目关于尼美舒利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预警,将国内最大尼美舒利制剂生产厂家康芝药业推向风口浪尖。虽然康芝药业发布公告进行了回应,声明瑞芝清上市九年来,从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但是多地大药房终端还是开始下架尼美舒利颗粒,其次就是康芝药业的股价开始暴跌,反映出市场对其声明的不信任这对于“尼美舒利”产品销售毛利润占公司整体毛利润超过80%的康芝药业(300086.SZ)来说,盈利前景堪忧。

  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07年由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改制成立、以医药为主营业务、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现有员工近500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8%,研发技术人员比例达到10%,是海南省近年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规模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海南省拟上市重点企业。

  但是目前伴随着尼美舒利夺命药风波却把康之药业推向了风口浪尖,所以程子展老师认为,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信用就是企业的生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增强,诚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个先人恪守了上千年的古训,又被人们当做新思想提出来了。只可惜,“诚信”二字谈之容易,行之则难。

  在我国现实的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存在着大量的诚信问题。这些问题概括企业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缺乏必要的诚信观念

  有些企业不根据诚信准则行事,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甚至还积极的去违背诚信经营准则。他们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的行为。

  2、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这种行为一直是我国严厉打击的对象,但是屡打不绝。有关部门曾对近300家名优企业做过调查,这些企业约有650种名优产品被仿冒,制假窝点遍及490个市县,有些假冒品的销售额是真品的数十倍。曾几何时,温州冒牌劣质鞋充斥全国市场,山西朔州假酒泛滥,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的现象大量存在。

  3、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

  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2]然而许多企业视合同为儿戏,想履行就履行,不想履行就不履行。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另外,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企业诚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要坚持质量第一

  在内蒙古蒙牛集团的生产车间里,有这样一行标语:“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正是凭借这样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明白了产品的重要性。好的产品,总是会被消费者认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便打开了市场之门。1999年蒙牛刚创立时,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说白了,就是“尾巴尖上的最后一根毛”,但在该公司成立数年之后,就跻身中国乳业两强,成为“脑袋顶上最尖的一只角”。为何在短短数年,一个企业能从1116位跃居第二,笔者认为,这与该公司最初创立的企业文化分不开。

  要把保证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以质量和服务为依托,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全方位的营销服务系统

  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应对系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实现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从工程测量、生产加工、安装、售后一条龙服务,并对产品质量实行跟踪服务,定期调访,以赢得客户的信赖,提高企业的信誉。

  三、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诚信建设

  要充分发挥党工团在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维护信誉、塑造企业文化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信用观念,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当今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需求日趋强烈,守信用、讲诚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信用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企业有了信用,就会有市场凝聚力、竞争力、扩张力,也就能取信于市场、取信于顾客、取信于银行、取信于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