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已经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


  • 互联网改变了媒体的边界,过去我们讨论什么叫媒体,什么叫新媒体。如今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讨论都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媒体已经开始融合。前段时间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美国《读者文摘》宣布破产,在一年以前,《读者文摘》的中国版针对中国的80后和90后消费群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读者文摘》,这让他(她)们感到惊讶,但是这些群体却都知道什么叫facebook、youtube等等,这代表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中国未来很多的主力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被完全数字化,所以互联网会对未来这些主流的消费群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依赖。 

    我们去看这几年网民的发展数量,现在中国已经有3.5亿网民。网络的渗透不仅仅在年轻人,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来看,在整体15到64岁的中国消费者里面,大概有47.5%的网民,这个当中增长比较快的是30岁以上的甚至包括中老年人,这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化的媒体。 

    对于整个中国来讲,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媒体那么简单,它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网络对今天的中国的消费者来讲,有这样的几个功能: 

    资讯功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资讯; 
    工具应用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网络解决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和他关注的问题,他觉得在线下很难解决或者希望快速解决的问题; 
    互动沟通功能:网民需要分享,需要发表意见,需要和别人交流,所以今天的互联网都是围绕在互动和沟通上下工夫; 
    娱乐功能:我们很多娱乐休闲方式以及中国的SNS的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娱乐而不是所谓的社交网络,因为大家都是在玩游戏; 
    商务与消费渠道:中国网上购物人群已经达到1亿网民的规模,这些现象说明,当网络成为一个生活方式之后,很可能我们今天在线下所看到的很多的方式、很多的生活状态、很多的模式,未来都会在互联网上出现,这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互联网成为生活方式之后,互联网改变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就顺理成章。我们从用户整个行为的路径上可以看出来,在传统的营销上,我们通常会说,一个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信息的关注或者他最终做出购买的决定,我们过去传播学家或者很多营销专家说叫AIDMA模式:首先要引起注意,然后产生兴趣,接下来要产生购买的意愿,形成记忆,最后形成购买行为。但互联网时代这个模式发生了改变:消费者引起注意、产生兴趣之后,首先的动作不是购买意愿、保留记忆,而是进行调查研究,他们用搜索,去关注、寻找有关产品和品牌的各种的信息,然后在调查研究之后,就会做出购买决定。做出购买决定之后并没有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分享,所以这个当中我们会发现搜索这个动作和分享这个动作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当中就变得非常突出。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企业的营销一定要关注消费者调查研究和分享的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将会对现有的传统的营销模式产生变化。今天,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是信息的中心。 

    前段时间,有一个QQ网友突然发一个帖子说可口可乐要破产了,第二天可口可乐就做出了最快的反应说我们财务状况很好,我们不会破产,这就是网友在今天的力量。在这样的状况下,互联网将会对品牌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可以让一个品牌享有盛誉,也可以毁灭一个品牌。作为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企业,我们必须学会去利用互联网,帮助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去管理品牌形象和管理品牌所面临的未来可能的风险。

                                                                                               灵动营销策划机构ldmarketing.cn )观察

                                                                                              2010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策划专家 林子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