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条”不再欢迎“你”


 

 
    传说中最严的京版“国八条”华丽丽地登场了!这个也被业内称为“京十五条”的楼市调控措施的确如传说中的严厉: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持有北京有效暂住证在北京没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北京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北京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售房。
 
   只是这份严厉,却让无数非京籍居民心头满是疑惑:非京籍怎么了?把蚁族赶出唐家岭,把鼠族赶出地下室,先是限制外地人买车,现在有来一个限制外地人买房,还有那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域歧视……这个曾经在奥运会期间唱着说“北京欢迎你”的地方,真的不再欢迎“你”了?!
 
    看了一些报道,媒体采访有关人士得到了如此的解释:“京十五条”的限购政策主要限制的是投机性需求。如果有人没有给北京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他就是挣了钱就跑来北京炒房,北京房价炒高了他从房地产市场上获利后再撤走,这对于一直在北京奋斗的人也不公平。
 
    或者这就是决策者的一种用心良苦吧。但是,为什么在这些用心良苦的背后,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这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感觉到了一个真的不欢迎“你”的大都市,正用一个又一个条条框框,让人感觉不到所谓的公平。
 
    本来车与房子都是商品,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商品社会,而在这个城市里,这些本该属于所有人的自由,却成了部分人的特权。这的确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房控政策都在体现歧视外地人?君不见在很多企业里,几乎90%以上都是“外地人”,随着他们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为户口的事情担忧,现在又是房又是车的都对“外地人”限制更多,北京怎么了?调整房地产市场,老百姓都能理解,但政策的制定何必去伤害实际最弱势的劳动者。
 
    对于这个最严的“京十五条”,作为房产行业的业内人士,任志强这一次好歹也算是说了句真话——政府咋老干些自己有错让别人承担的事啊?自己的土地供给政策出错,非怪消费者买房买多了?本要提高城市化率,却又怪无户籍人口进城买房?本来城市化就是将非城籍人口变成城籍人口的过程。都不许买房又怎么可能城市化呢?北京奥运之后就不再欢迎“你”了?
 
    好吧!如果北京如此,上海如此,深圳如此,广州如此,所有的大城市都如此,相信咱们的楼市也该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了吧!相信那将会是人人向往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