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家银行,有这么一位员工


  有一个人,这个人在银行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同时,他有一张该行信用卡,透支额度也是5000元。当他开始透支信用卡的额度进行消费的时候,第一个月,他的生活品质必然将高于不透支的时候,这时他向周围的人宣称他的生活品质比之前提高了很多。然而接下来的那个月他得收入相比5000略有增长,但是他一方面想要生活品质继续提高,这需要比上个月更多的消费,然而,他信用卡的5000元额度已经透支完了,他同时还需要向银行还款。这时怎么办呢?他去找银行申请追加了12000的额度,把其中的5000元用来归还上月的欠款,把剩下的7000用来继续改善生活,于是,他每月逐步扩大借贷的规模,其中一部分用来归还上月的欠款,剩下的用来继续提升生活品质。这样,不熟悉他的财务报表的人就会惊叹他生活品质提高之快,感叹这真是一个奇迹。

  大家或许会说,哪有这么傻的银行会这么做,但是银行也有自己的想法啊,银行计算这个人从现在开始到他退休将要发给他多少工资,而工资将会以多大的比例上升,只要他负债额度小于他未来收入的总和就没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出来了,随着他每月的消费越来越高,竟然造成了社会的通货膨胀,于是他要求银行给他涨工资,这个工资的涨幅是在之前银行计划之外 的。同时,他还要求银行给他更多的工资,理由是,我更多的通过透支信用卡消费,有助于提升银行信用卡部门的业绩。不管你信不信,他的话银行就是信了。

  于是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银行的一位员工每个月在银行领着工资,并以提升银行信用卡部门的效益为理由要求银行加薪,于是,他每月的收入增长速度远高 于银行的收益增长水平。同时,他的负债规模越来越大,而银行每月都给他更大的贷款额度,让他在归还了欠款之后仍然有足够的资金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很多年前,有个叫李嘉图的英国人说,他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提前透支工资,和银行直接发巨额工资给他没有区别。

  不管怎样,他就这么做了,还持续了很多年,而这些年来在不考虑他的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他的生活品质确实一直在提升,这让无数的上班族羡慕不已。

  可是,当有一天,银行扛不住了要破产了,怎么办?

  殊不知他有个亲兄弟,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这个兄弟是印钞厂的厂长,于是为了维持他的生活,他的兄弟下令印钞厂开动印钞机,疯狂印钞票,把这些钱发给银行,银行的账面上的钱多了也就不在乎了,那大家就继续吧。只是,在他第一次透支信用卡之前,大米5毛钱一斤,而银行有1亿的资产。在他兄弟开动印钞机之后,大米涨到了5元一斤,银行的资产也上升到了2亿,年底了,银行开年会,行长兴奋的说,热烈庆祝我行资产由一亿元上升至2亿元,在此,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忠诚的员工为我行做出的贡献。

  这就是财政赤字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