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说:人不要在大喜或大悲的时候做任何重大决定,因为事后会发现大多决定都是错误的。这句话是要我们学会冷静的对待问题,而冷静做到极致,就变成了冷酷,这时候做的决定依然常常伤害到自己或他人。这样的决定常常使我们陷入困扰,其实,人无完人,做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但只要正负相加得到的是正数,就说明我们的人生处在积极的状态,人生的幸福需要平衡的心态。
人生需要平衡的心态,同样企业也需要平衡的心态。起起落落是企业所无法避免的,但在很多企业管理者来看,企业的一时失败就表明企业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为了让自己“活”下来,公司开始裁员,寄希望于留下的“精英”,构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殊不知留下的“精英”突然少了很多激情,对待工作也没有以前那样的积极,反而多了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很多企业也因此而遭遇了倒闭的命运。相反,企业取得了一时的辉煌之后,我们的很多老板就开始得意忘形,致力于开疆拓土,制定未来宏伟目标,誓有一种带领员工征服世界的豪情,但最后往往留给员工的是失望,留给自己的是深渊。
每个管理者都希望企业能够长盛不衰,而真正做到长盛不衰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反观IBM、可口可乐、福特等百年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拥有百年的成就,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也可以说是文化的平衡。这些企业在百年发展的长河中,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这些都最终成为了企业历史中的一部分,而没有成为企业历史的终点,文化发挥了核心的作用。这种文化并不是企业中贴在墙上的标语,它更多代表的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成败的坦然态度、对人才和创新的尊重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员工对于文化的理解,也并不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已深入到内心深处,体现的是一种潜意识的文化精神。
有时候看新闻会看到一些企业宣传要做打造卓越的品牌价值,不觉会想,这背后的依据在哪里?当然我们会看到很多优秀企业的崛起,例如海尔、联想等,但我们同时也会看到很多企业只是把“打造卓越的品牌价值”当成一个口号,一个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去了解基层员工对公司文化的理解程度。如果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没有深刻的认识,那企业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品牌价值,卓越更无从谈起了。
“只有疯狂到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可以真正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的一句广告语,也正是广告语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让苹果再一次受到世界的崇拜。所以,不得不感叹坚守文化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企业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