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贤易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来的解读者都是有不同的解读,也总是没有个定论。关键可能是在对“色”的解读上,究竟是我们一般的理解上的“美色”,还是如“巧言令色”中的“容色”呢?的确是很难分辨的,到底哪一个更合理些呢?如果这个“色”,理解为“容色”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许就是尊敬、尊重贤人的意思了。就可以翻译为:“用尊重的、庄重的面貌对待“贤”、或者“贤人”。这样解释似乎有道理,这也是儒家提倡的。但是放在这里,又似乎是与《论语》中的一般概念和逻辑不一致。我们看看后面的说的都是啥事情,对父母的孝,对君主的“忠”,对朋友的“信”。是一种身-家-国-友的逐级放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一种模式性的东西。那么第一句如果是讲对贤人的做法,应该是放在最后一句,或者是倒数第二句才更像那么回事。所以,我倾向与杨伯峻先生说的,这一句讲的就是我们一般性理解的那种美色,第一句说的就是“人伦之始”的夫妻关系的。娶什么样的老婆,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翻开历史,有多少人是倒在这里的。都说古人是什么一夫多妻,其实不确。妻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妾。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妻是必须要敬重的,妾基本上就是奴。只有妻子的亲戚才是亲属关系,妾的家人是没有什么待遇的,比如我们看红楼梦。探春对她赵姨娘说的话就是这样,只认王夫人的的弟弟为舅舅,亲娘的兄弟啥也不是。女同胞们别生气,那年头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此处说夫妻之事也不是不可能的,孔老夫子从来也没有像后世的伪道学家那样禁忌。呵呵。提到那些“伪人”们就来气。没有夫妻之事哪有世界上的人啊,只要一提到xx就会想到那话儿的东西,本身就是诲淫诲盗之徒,懒得理他们。
贤贤易色解读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