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教堂


也许,这是我个人的偏颇——绘画,如果不能以形式语言吸引我,我是不会靠近,更不会步入画家苦心孤诣设置的图象世界的。
    缺乏形式魅力的绘画是一堵绝缘的死物,不管其中暗伏着多少创造的激情与个体生命的感受。
    钟蔚帆所作的《大海家族》,以其杰出的油画语言吸引我、感动我。
    走向它,是走向艺术的博大,走向艺术对凡俗视界的升华。
    走向它,我读出了深藏在我心里的关于大海的存在史诗。
    ——大片强悍的蓝,被粗糙滞重的白、土黄、粉绿、深红擦亮、加强与丰富。海平线以沉浊的光颤动着,似一条亘古的弓弦绷紧画面。那里,绝对不存在对传统士大夫赏玩情感的诱惑,绝对没有充塞现代世界的旅游者猎奇兴致。安排着生与死,一座蓝色教堂在画面耸起。右上方,有太阳没入大海咸涩的云,似宇宙洪钟,锈蚀了。钟声传来的时候,大海家族坠入无视的黑暗——苦难与幸福都使人闭上眼睛,只有她们——这是画家的又一匠心,他要突出这两双眼睛。
    ——小姑娘的眼充满恐惧与敬畏,大海以其无可解说、无法理喻、神秘莫测的力量,在一个尚未习惯毁灭的心灵,投下了最初的阴影。
——也许是因为承受得太多,而承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无法诉说。于是,生存的重负便黑洞般凝聚塌陷,画面正中,壮年渔妇的眼,船钉一样坚硬执拗,击中一切走到画面前与其相对的灵魂——那里面,蕴含的已不是激情,而是迹近疯狂的生存意志。
    人在世界,恐惧与疯狂睁开眼睛——只有。
    细读此画,你可以通过画面与作者的匠心随处相遇:
     苦苦经营的构图;
     天赋的素描热情与刻意的色彩安排之间的恩恩怨怨;
     敏锐的笔触体验;
     坚定的基调把握;
     以及渗透这一切艺术技巧的,对“人在自然中”这一本体处境的正确而深刻的悟解。
     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没有俗套的寄兴,这儿讲述的是生命在大海中的世代繁衍,是关于大海子女的生存与死亡的故事。
只有一处——受难的寡妇仰起脸,画家为其罩上了一抹淡淡的圣光——此时,严加控制的人文热情软化了,苦难所能达到的圣洁的温柔悄悄滋生,濡湿了艺术家那严峻的解释逻辑与意向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