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下“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时间能够造就一切,包括历史和文化。
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行业文化是整个行业的灵魂,是对行业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中国农资行业的文化,你在哪里?事实的确很不乐观,100万的农资人,如果没有行业文化的支撑,社会责任将会极度缺乏,精神信仰也将是极度空虚。
农资行业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我想,沿着历史的足迹,跟着企业的步伐,我们慢慢寻找,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在公元前1000多年,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用动物粪便来肥沃土壤。但是真正的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个时候开始,农资行业可以说刚刚进入并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发明并使用农药,化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丰收,为了保产、增产。所以社会道德责任:以农民为本,为农民服务,是第一要素。
2011年农化百强企业排名出来了,我特意随机找了几个企业看了一下企业文化。
浙江新农化工的使命是:倡导绿色农业,致力农技服务,保护作物丰收。特别喜欢新农的一句话:共创丰收喜悦。与农民共创丰收喜悦,多么美好的一个画面。江苏辉丰的理念是:“做中国农民买得起的好药”,同样,以农民为本。……看了很多,多多少少都会提到一些。但是任然有很多企业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相关的部分。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外企的:
先正达中国宣言:为中国的农业和食品行业提供创新的综合性作物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关心并帮助农民生产安全高质的食品。
拜耳公司宣言:拜耳作物科学致力于成为全球创新的领导者,为作物的整个种植过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我们贡献自己的量以协助塑造农业的未来并为我们的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杜邦:我们的使命是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更健康的食品,满足全球的营养需求。
每个公司企业文化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从中发现相同的东西,那个相同的东西,我想,那应该就是我们的行业文化。不仅仅在国内,包括国外,只要我们是一个行业,那么这些企业都会有一点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行业文化。当我们把他们都放在一起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交集。
这个交集就是:以农民为本,为农民服务,服务农业,保护作物丰收,与农民共创丰收喜悦。农资企业文化需要有法治理念、责任理念、财富理念、技术创新理念,需要去建设,需要有强制性,有社会责任。但是农资文化作为一个行业的文化,需要的是在历史河流中的积淀,积淀下来的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价值观模式,那么:以农民为本,为农民服务,服务农业,保护作物丰收,与农民共创丰收喜悦。这是否就是农资文化了呢?
我不知道,也不敢去这么说,但是,从历史到现在以及将来,我觉得,这个主旨是不会变的,企业文化是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中会有变革,但是行业文化是代代相传的。
农资文化演绎
评论
3 views
农资文化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