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很多人以为会议会定调“保增长”,结果是“稳增长”,于是那些还希望像2008年那样中央出台“几万亿”的希望便成为泡影。2012年的政策表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要适时进行预调和微调:
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具体来讲,“稳增长”与“保增长”是有较大差异。“稳增长”的提法,明确透露出高层对前一段经济增速和调控状况较为认可,只要稳住目前的水平就不错。而如果是“保增长”,则说明高层可能已认为经济陷入了较危机的状况,需要继续出台“积极的宽松货币政策”。
“稳增长”的主要策略,重点在于防范经济“硬着陆”,所以短期内不会出台对原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大的改变或修改。而如果是“保增长”,则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或许会转向宽松才能使得经济增速回升。总而言之,在“稳增长”的总基调下,宏观政策可能采取的是一种“稳步”的方式。货币政策不会有“快进式”的放松,更不会全面放松;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再现2008年4万亿那样的规模和力度。
为了实现“稳增长”,在税收方面将会有所调整,优惠的天平将会向“实体经济”倾斜。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最有效的就是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以积极的税收政策,激励调控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产业,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会给以相当的优惠政策。
当前经济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即便政策出现一定的松动,但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也存在着时滞。政策表述所释放的放松信号,尚不足以止住市场下行的步伐。其对资金面及经济面的提振作用也还需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及的“稳增长”,可能更多从“减税”的角度出发,因为投资增速或较难超出预期;再加上欧债风波始终未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2012年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风险,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经济运行继续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所以对今后的投资方向,投资者尚需重新决策把握住投向符合政策的产业,
“稳增长”的政策还不足以改变经济运行短期下行的趋势,但随着未来多次的“降准”甚至是降息之后,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会逐步显现,经济下行的幅度也会被缩小。虽然还不能确定“稳增长”持续的时间周期有多长,但在欧债危机短期难以实质性解决,全球资金会加速回流美国的背景下,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2012年将是多重风险共振的一年
房地产调控将会继续的延续,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速,但确是将有效资源从地产向其他领域转移配置的必经之路,类似2009年时刺激地产拉动增长的局面不会重演。地方融资平台今明两年是集中偿付期,有多少坏账尚有待澄清。可以预见,经济下滑、房价快速回落的背景下,地方财政的偿付能力很难保障,那么就会继续向下调整。 明年国际形势也将极其复杂,欧债危机的核心是统一货币和独立财政之间的冲突,最终目的是形成以德法两大核心国家为主导的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甚至是政治、军事一体化。债务危机只是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之一,只有欧元区其他国家陷入危机,核心国才有机会去“托管”这些危机中的国家,进行财政重组。对于叫嚣要退出欧元区的国家而言,恢复本币对其国内经济是毁灭性打击,许多国家都无法承受这种打击。因此欧元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恶化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出口增速会超预期回落,这点值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