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香港选美拾趣


  上世纪香港选美拾趣

  选美活动愈演愈烈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香港都要举办选美这玩意儿。届时,香港的报纸、电台、电视热热闹闹大肆宣传,全港数百万市民都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热切地关注着这一声势浩大的娱乐活动。

  香港第一次举行选美活动是在一九四六年。从此以后,各种各样的大小选美,历久不衰,愈演愈烈。当初,选美活动局限于较小的范围,一会儿选美腿,一会儿选美发,一会儿选美睫,接着又选什么“街坊小姐”、“百花小姐”。然而,渗透着激烈的商业竞争的选美活动毕竟不得不受制于市场规律,虽然某些服装商,洗发水商从来都懂得抓住选美时机不遗余力地推销他们的商品,但以此小题大作,已不能顺应急剧发展的商业社会潮流。于是乎,一年一度的,大型的“香港小姐选美”应运而生。

  “香港小姐选美”是由无线有限公司主办的,它创办于一九七三年。“港姐”的竞选标准既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学历和志向,又包括时装、谈吐、仪态、机智、气质、化妆等方面。过去,竞选“港姐”仅限于选貌美者。参加选美的佳丽们只要公开了身体的“三围”数字,穿一件低胸泳装,蹬一双三寸高跟鞋,走到台上搔首弄姿抛抛媚眼转几个圈,让相距只几米远的评判员细意审视后给个分也就完了。可是,时过境迁,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佳丽们外貌上的美了,于是,主办者挖空心思,提出了新的选美口号,如“美貌与智慧”、“阳光与活力”等,把他们当作竞选的主题,以此吸引观众。参选者除了要显示美貌与身段外,还要接受那些“智慧题”测验,需要解答的问题大部门荒诞怪异,悖乎常理,难解难答。

  尽管选美要求多多,每年报名参选的美女仍数以千计,这些报名者除娱乐圈中的歌星、演员之外,还有不少女学生、女秘书、女护士及其他人等。她们之所以对选美趋之若鹜,“名与利”似乎是最直接的答案。每一届的香港小姐冠军,除了可获得现金港币二万元,奖学金港币二万元了,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环球小姐”竞选的服装津贴港币一万五千元以及十八个月的服装津贴每月港币三千五百元之外,价值四万四千港币的汽车一辆,和价值港币三万元的美国化妆品,以及高级床褥礼品等。亚季军和“青春”、“友谊”、“最上镜”小姐也分别可以得到一定价值的奖金和礼品,就算那些只进入三十名内的落选佳丽,由于电视台及报刊的大肆宣传,已提高了原本作为一个普通少女的知名度,于是大有可能获得某些广告商、电影商的青睐,以及公子哥儿的追求。香港影视界的“阿姐”级人物及新扎红星,许多就是入围的落选港姐。因此,香港少女便认为这是一条女性攀登龙门的捷径,也是一条富于挑战的道路。

  此后,亚洲电视台开始举办“亚洲小姐”选美活动,一直与“亚视”明争暗斗的无线电视台自然不甘落后,亦仿效举办“健美小姐”选美活动,“亚姐”、“健姐”的竞选活动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亚洲电视台将“亚姐”的奖金定位六十万港元,无线电视台则将“健姐”的奖金定位六十二万港元。有了“亚姐”、“健姐”这一背景,“港姐”的奖金也出现了看涨的趋势。

  智慧考试千奇百怪

  如前所述,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除了注意“三围”美,样貌美,香港选美界居然强调起佳丽们的“智慧”来了。基于此,选美当局特别想出一连串的问题来考验或探测这些佳丽们。题目是预先准备好了的,要求应对者在三秒钟内回答,主要是看她们在数百名现场观众及评委和几百万电视观众面前,回答各位司仪突如其来的提问所表现出来的学识如何,口才如何,反应是否敏捷等等。

  但是,大会选定的题目,大都存在问题,诸如趣味性不浓,乏味,离奇古怪,甚至格调偏低,令佳丽们难以用机智和聪明来作答。

  譬如,一九八二年度的香港小姐获得者的智慧测验的答问是这样的:

  问:“如果你选一个历史上的人做男朋友,你选谁?”答:“希特勒。”问:“为什么?”答:“愿以温柔软化希特勒的侵略野心。”

  这样荒谬的答话,居然代表了香港小姐的“智慧”水平,听来令人不免叹息。

  再如一九八五年的港姐竞选,口号是:“八五智慧,阳光与活力。”因为上一年是国际青年年,选美的用意之一,是以港姐的美貌和智慧配合国际青年年,推动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然而在司仪的提问以及港姐候选人的答问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智慧”,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问题:

  问:“如果你是爱斯基摩人的妻子,如何应付陪客度宿的习俗?”答:“用酒或迷药将对方灌醉。”问:“如有三分钟,可作什么事轰动全香港?”答:“裸体在街上跑。”问:“现场的人全部停顿,只有我(男司仪)能够动作,我会做什么?”答:“你会‘锡’(亲)我一下”……

  对这种“智慧”问答,人们普遍不“感冒”,有人甚至责问:提这些问题到底想考小姐们哪方面的智慧?这些智慧与配合国际青年年,为社会贡献有何联系?不但社会人士如此反应,连参加竞选者本身对此亦有意见。她们对回答这些问题感到十分棘手,难以启齿。如果不答又会失分,实在左右为难。

  进入一九八六年,“智慧问答”这道“倒牌菜”花样有所翻新。这就是一改由大会设计问题的传统,由观众直接参与设计。此招一出,使观众对选美的关注空前热烈。以致使大会收到观众参与设计的稿件达一万三千份,最终敲定最佳题目三十个。可是,就是这三十个“精华作品”,亦不见得有什么突破,依然是往年那种“古灵精怪”的内容。譬如,其中有这么几条:“假如到了世界末日,只剩你一个人同一种动物,你希望独剩哪种动物?”“假如现在‘女人的名字叫烦恼’,你认为男人的名字是什么?”“假如你是一位蒙猪眼、扁鼻筒血盆大口的混合体,而只能对一个部位整容,你将选择哪个部位?”“假如世界各国不再制造化妆品,你又十分爱‘扮靓’,将如何应付?”显而易见,这一类问题虽也颇为考人,但却难于考出真正的智慧来。

  其实,所有参加问题设计者亦明乎此理。一如港人所言,如果设计出科学的、严肃的问题,比如:世界动乱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根治香港的罪案等等,反倒会被人认为是神经不正常!

  利之所趋丑闻迭出

  由于一登美人榜,从此就可以平步青云,因而,物欲的横流,造成利之所趋,竞争倾轧难免,在竞选过程中,就不时爆出许多内幕新闻,揭露种种“秘闻”。甚至竞选结束之后,落选者还要开记者招待会揭穿徇私舞弊的种种内幕。诸如此类的丑闻,每年都要发生,都会掀起不少风波。例如一九八一年度原获胜的港姐冠军,就因瞒报年龄,只能把宝座让出。

  风波闹的最大的是一九八四年八月底九月初的“健姐”遴选丑闻。赛前,年方十八的林河廷与十七岁的刘美娟被视为本届“健姐”夺标的关键人物。岂不料八月三十一日晚上决赛结果爆出大冷门,林、刘只得了亚、季军,冠军宝座被三十二岁的马清仪夺去。当司仪读出马清仪的名字时,台下顿时嘘声四起。

  很快就传出了决赛中马清仪在耐力比赛时获得三十三下的最好成绩,是由于电子计数器多给了她七秒时间的消息。接到投诉后,“无线”人士承认当时电脑出故障,但没有发现。该人士接着又解释道,耐力比赛除计算机次数外还要计算姿势分,扣除多得分数后,马仍比林多五十分,因此维持原判,马仍是冠军。

  九月三日,林河廷在未正式通知“无线”的情况下,突然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放弃“健姐”亚军。她透露,决赛当晚表演完耐力比赛后,后台有位“无线”的职员对她说:“你可以得第二名。”她闻言极高兴,追问谁能得第一,对方答是马清仪,并说林虽然比马分高,但她无地位、背景,又不懂广州话,所以得分高也不能得第一。故此她获得亚军后不停的啜泣,为早已内定感到输得不服气。当晚选出的前五名中,四人都有总分在荧光幕上打出,唯独她没有积分显示。“无线”人员对她好言相劝,说马已经三十二岁,林才十八岁,还有好多机会,叫他“唔好出声就此算数”,否则会破坏形象,影视前途亦会断送。但林河廷强调,自己是在“造马”(即贿赂裁判)的情况下才输的,她对此十分伤心,唯有放弃一切以示抗议。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九月七日,港九各报社分别接到一封署名为“一群被欺骗得极度不满的观众”来函,对“健姐”竞选是否公平提出八条疑问。该函还送达香港廉政公署及选美大会负责人,搞的满城风雨。报界认为,群情汹汹的原因是由于举办了十万港元的三重彩——“健姐预测”有奖游戏。因为有奖,人们就产生了强烈的投入感。决赛前人们经过观察,普遍看好林河廷和刘美娟,却不料结果竟让马清仪拔了头筹,令投注者百分之九十全军尽墨,怎不火冒三丈!因此,有人说,马清仪是为了让百分之九十的投注者失败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推出来的。如果这一种说法成立的话,选“健姐”就好比写“赛马经”和博六合彩了。

  老板角逐相争斗法

  几乎是在香港举办第一届香港小姐选美起,这项活动就具备了商业活动的属性。所谓“竞选”,与其说是美女在竞选,不如说是老板们在角逐。因为要捧一个美女登台,是要挥霍一番的。比如,要为她们制作一批泳衣,运动衣,旗袍、时装、晚礼服、佩戴名贵的饰物,还要送她们去接受关于化妆、仪态、谈吐、歌舞等等训练。此外,还要花大笔宣传费,举行记者招待会,为她们捧场。有人估计,整个竞选活动,要花费上亿港元。阔佬们花这么多钱,不用说是打过算盘的。

  在香港,电视行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稍一松懈,节目稍不如人,就会使收视率下降,而收视率多少,是吸引广告客户及制订单位时间内广告费多少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争夺广告客户,在“亚姐”和“健姐”初选之前,“亚洲”和“无线”两个电视台就已短兵相接了,两台经常在同一天向各报派发候选丽人的照片,以期在读者中留下自家的印象,为在选美实况直播之日,占尽风头。但在竞选的具体日期上,两台都秘而不宣,让局外人纷纷猜测。如一九八五年,临近选美之日,“亚视”突然宣布一个具体日子,“无线”也宣布于同日举办“健姐”竞选。

  “亚视”老板对“无线”的决定极为反感,突然又宣布改期,日子自然仍是一个“军事秘密”。“无线”对“亚视”的宣布,也作出反应,很快就改变了原定日期。又过了一些日子,“亚视”突然宣布:“亚姐”的竞选将在八月十七日(星期六)晚上八时半举行,而“无线”获悉此消息后,也宣布将在八月十七日晚上举行“健姐”竞选,但却没有宣布具体时间。这着棋使“亚视”老板迷惑不解。

  八月十七日的当天晚上,无线电视台在“K—100”的节目中,主持人才正式宣布,“健姐”竞选将在当晚的八时二十分正式开始。“亚视”得悉这“惊人”的消息后,大会的主持人在“亚姐”竞选会场上突然宣布,当晚“亚姐”竞选时间提前。初赛结束,“无线”斗法由于棋高一着,当晚的广告收入是七百多万元,而“亚视”的广告收入仅为四百多万元。

  两台的选美斗法,在决赛日进入了高潮。八月三十一日(星期六),“无线”在晚上七时四十五分开始现场直播,而“亚视”在晚上八时三十五分现场直播。为了争夺观众,“无线”台司仪出尽噱头,不时引起观众的喝彩与哄笑,“亚视”则在舞台设计、灯光、道具等方面极尽豪华,使人眩目。结果是苦了坐在电视机前的市民,不少人唯恐专看一台而失去另一台的“精彩”之处,只得频频转换两个电视台的频道。

  这种以“美”为饵,钓商人囊中之金的“选美”,意不在为女界立楷模,实在不过是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而已。事实上,“选美”的主办者从来都深谙把女性变成被观赏的东西就能赚钱这一道理,他们把这些少女们当作商品来展览,却又本着“欲取之,先予之”的原则,虽然预先为它付出大量的金钱,但最终还是借它的影响力,收回更大量的利润。

  香港选美的历久不衰,其真谛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