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倒下了,大家都说团购的冬天来了,大批的团购网在倒闭,可是近日合欢堂调查了解到,团购的消费群体依然没有减弱,各种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也是经营的如火如荼,那么,团购网的盈利模式来自哪里呢?
1.结款滞后
无论规模大小,规则大同小异,如果你是以入驻商家的身份去做调查,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团购网与商家的结款模式都是滞后的,即客户在团购网购买了商品需要支付现款,而团购网与商家的结算则是在商家发货后7天支付货款的50%,剩余的50%,要团购期结束后一个月结清,通常一个小型的团购网同期上架的商品可以达到几百件,倘若每件商品每期的销量都按上百件计算,这其中被压下的货款将是一个无人能知的庞大数字,更重要的是,一个团购期的时间只有7天,团购网都处于高速的商家开发期,也就是说,7天时间,一个商家被压下的货款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那么这些钱如果团购和商家遵守承诺,按约付款,对于商家来说,不过是薄利多销罢了,可事实是,多数团购网都不具备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几个人拼凑在一起就构成了某某全国大型团购网,有的甚至没有营业执照,纯属个人行为,而网络交易的特性也让众多的商家在遭受经济损失后投诉艰难。
2.团购价并非都是实惠
一件价值30元的商品,会被团购们加价20%销售,如果出现了消费者投诉纠纷,团购会让你直接找商家,也就是说,你在购买时不知道商家是谁,你的钱是付给团购的,而当你有投诉的时候,团购们会把矛盾转移给商家,让你去和商家协商,通常情况下,消费者不会为了几十元的事情大费周折,自认倒霉算了,而团购,不过是坐享其成吃利差罢了。
一个行业或者说一个市场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的自然发展规律,商品的最终受益者应当是消费者,当他们一次次的被欺骗的时候,很难说这个行业还能走多远,同样,对于商家而言,这种非常态的营销模式可以尝试一次,两次,但终非常态,况且这背后隐藏的资金风险远远超过了利润的预期,商家在这条路上又能走多久?
本文来自合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