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功成身退,联想依然可期


最近,联想集团颁布重大信息,柳传志将辞去董事长职务,担任名誉董事长。创始人归去,临别的“赠礼”格外耀眼。近期联想公布2011-12财年的中期业绩,截至今年9月底,联想实现销售额77.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达历史新高;净利润近9亿人民币,同比大大增涨88.9%。同时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亦创下新纪录,达13.5%,进一步巩固全球榜眼位置。但柳传志在辉煌时刻的再次功成身退,由杨元庆再次接班掌舵,联想是否会迎来继续发展?联想是否还会再次陷入危机?杨元庆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大局?各种猜测亦随之而来。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联想未来依然可期,必定取得持续发展和突破。

       其一: 柳传志一贯稳健的风格,已注入联想高层团队,且杨元庆等高管人员已尽得柳氏真传。
       从2009年初复出到今日再度辞职,柳传志为期两年半的轮回,标志着联想集团已从风雨摇摆中安全驶岸。让杨元庆重新掌舵,一方面说明柳传志认同杨元庆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已成大器之才,联想集团险境已过,杨元庆应该完全具备联想集团董事长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柳传志已在更高层面的联想控股布局,以图打造可以与联想集团在IT业地位齐驱并进的多个产业。从不久前柳传志的另一爱将陈绍鹏从联想高级副总裁的位置离开,加入联想控股并担当联想农业业务领军人一事,即可见端倪。在农业领域,联想近几年已投入逾10亿元,并涉足水果、肉类、杂粮等多个具体领域,在参与种植、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后,最终希望终端品牌的运作和经营,形成一个年产值逾千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细观柳传志的进退之道,颇具战略高度和眼光,同时用人张驰有度,稳健不失灵活,是最值得可期之处。

 
      其二:联想接班人队伍培养由来已久,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柳传志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杰出代表,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依仗其制订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成就了国际化的联想。柳总有一句 经典名言:”办企业就是办人才”。在他带领下的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都做得风声水起,第二代领导人已经运筹帷幄,进入公众视线,并取得卓越业绩。其亲自培育的杨元庆、郭为、陈绍鹏等弟子都已成为独挡一面的标志性人物。柳传志从联想创立之初就已明确要将联想建成为“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要通过机制来进行保证”。所以,联想无论是在人才的晋升,接班人任用,企业文化,管理风格上都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来进行有效管控。柳传志常说一句话:“假如你想做一件事,好行业,钱到了,什么都有了,就是人没到,这时候你别做。”,他非常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有了这样一个好理念,联想的人才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精英人才层出不穷,这才是联想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其三:接班人杨元庆已足够成熟和优秀,完全有能力胜任董事长职务。
     杨元庆在两年前离开董事长职务,之前担任联想CEO五年多时间。在2009年辞出CEO职务后,这两年多来,历经锻炼已愈发变得成熟。柳传志在身退之际向媒体表示:“元庆对个人电脑行业有着精深的理解、部署和极强的决策力。同时在这两年更趋成熟,在董事会中有很高的威信,已经完全有能力集董事长和CEO于一身,领导一个国际化公司不断走向成功。”柳传志为自己这两年的表现给自己打98.95分,却给杨元庆打了99.99分,足见杨元庆在柳总心中的重要地位。他称自己看到杨元庆领导下的联想集团发展一路高歌,好像嫁女时看着优秀的女婿一样,很开心。而早前一段时间杨元庆自己通过私人筹资贷款购买了联想集团8%股份,也足以说明他对联想非常充满自信,具有主人翁精神。杨元庆作为当年跟随柳传志打天下的年轻人之一,是从联想最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内升的管理者,对于联想企业的掌控和经营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对联想的未来,对杨元庆未来的期待,联想股东们都显得非常放心。


        基于以上三点,我认为联想的未来依然可期,尽管全球IT产业风云变幻,充满玄机,但联想作为中国优秀企业的典范,联想一定可以凭籍着中国人的智慧、勇气、眼光而笑傲全球,尽管前途有风险,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联想集团如今在柳传志的领导下已解决了国际化、股权清晰、代际传承等三大难题,我们可以期待在杨元庆的领导下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