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家庭成员风险防范意识的逐步提高,居民投保商业财产保险的投保意愿也越来越强,但在投保商业财产保险时部分投保人由于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在参加商业财产保险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昧听从保险代理人或中介人的推介作出投保决定,由于部分中介人或保险代理人职业道德、从业经验、专业知识不足、从保险佣金角度考虑等现实因素的存在,保单一旦生效,鉴于保险产品的长期性、保单的契约性和强制性等特性,投保人一旦发觉自己投保的保险产品与自身的投保初衷不相吻合,投保人将会面临两难的境地,退保的话,在前几年会面临本金的损失,得不偿失,所以笔者建议投保人在正式作出投保决定之前,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家庭收入、风险偏好、资产等因素做一个简单的诊断,尽量使保险保障规划适合自己的有效保障需求,觉得投保之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功课:
一是对家庭资产情况要有一个简单的匡算和评析。
所谓家庭资产不仅仅指金融性资产还涵盖家庭的固定资产。金融性资产主要包括银行各种存款、各种债券、传统性保险产品、投资性保险、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股票等。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产、汽车等。对资产的简单分析就是将自身或者家庭的资产按有关的类别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盘点。学会分析资产情况主要是先仔细计算个人或者家庭的净资产,因为在进行保险理财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有多少资产需要打理。由于专业的资产估算和精算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测评相对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人很难做到准确评估,投保家庭可以借助专业的各类理财人员进行资产估算和大体的精算,尽量整理出家庭暴露在风险中的资产范畴和风险,由此确定家庭对资产承保的真实需求,充分利用保险来转嫁家庭资产损失风险。
二是将风险控制在家庭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造成不同的保险理财行为,有些比较保守,有些比较激进。评估风险承受能力主要是为了了解自身和家庭的保险理财和风险偏好,便于家庭在选择保险投保时选择适合自身的保险理财产品和保险理财组合方案。一般对于评估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主要依据的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年龄段、收入情况、家庭情况、资产情况等。主观因素包括:个人心理、投资偏好、性格特点等。投保人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专业网站、各保险公司专业人员提供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系统进行正确测评,前提在于投保人不要受外来的诱导的情况下进行,测评结果一般可以作为选择适合自身的保险理财产品和保险理财组合方案的主要依据。
三是掌握大的保险金额和年费支出的范畴。
投保之前投保人不但需要掌握和确定家庭的总保费,还要掌握如何根据家庭人员的不同经济收入状况来确定家庭财产的保额。如果家庭成员总的财务状况良好好,短期内有大量资金,可以多选择保险缴费期比较短的产品组合。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李保华)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