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速合成的若干探讨
关于光速合成问题,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相对性原理都做出了各自的阐述。相对论认为光速在任何条件下最大,不存在合成超光速的结果;牛顿原理则认为物体运动速度加以合成后完全可以超光速。当然两者还有其他的不同主张,这里不再赘述。
我的观点是,相对论在论述光速合成问题存在明显的错误,牛顿原理也不够完善,光速合成问题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牛顿原理的适用范围了。
相对论的错误很多,其中一条是它的光速不变假设,所以相对论在论述光速合成问题上是错误的,这里笔者不打算详细讨论。
那么,牛顿相对性原理为何也不适用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牛顿原理适用于独立运动的物体之间的速度合成,不适用于在媒介中传播的例如电磁波,声波,水波,机械波等物质波的速度合成情况。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开发一个研究领域,即物质波与物质之间,物质波与物质波之间的速度合成问题。光是电磁波,因此必须另外加以研究。
波要在媒介中传播,波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机械运动方式不同,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的用牛顿定律加以合成。例如飞机飞行的速度不能与声波简单合成,电光源运动速度不能与光速简单合成,等等。
现在我们给出其中可能成立的理论,当然这些理论尚需要严格的实验加以证实。
1、 波速无法与物体机械运动直接合成,两者虽同为运动模式,但是无法用牛顿定律合成,或者说它们根本无法进行速度合成。例如,光速与点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声速与飞机运动无关。
2、 波速与其传播媒介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媒介的相对运动速度是指媒介相对于观察者或其它参照系的相对速度,波速等于其在媒介中的固有传播速度+媒介运动速度,这里的“+”是合成符号。例如,光速等于光在以太中的传播速度c+观察者相对以太的漂移速度。
3、 上面主要探讨了波与物体机械运动的速度合成问题,其实波与波的速度合成也同第2点,例如,地球拽着自身的以太一起运动,它与宇宙以太会有一个相对速度,这个相对速度同样是媒介运动速度,所以偏行光速等于恒星在宇宙以太场的光速(c)+地球相对运动速度。
有了上述论点,我们就可以同时轻易解释双星扰动和变父造星,以及光行差等相悖的物理现象了。
由于在宇宙以太场中,光速与点光源的运动无关,所以双星扰动的现象可以充分解释;又由于波速等于其在媒介中的固有传播速度+媒介运动速度,所以偏行光速等于恒星在宇宙以太场的光速(c)+地球相对运动速度。这样就轻易解释清楚光行差现象了。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光行差原理和雨行差原理本质上不同,后者由于不涉及传播媒介,它完全是牛顿速度合成的结果,
上面我们给出了理论预测,接下来我们将设计实验来加以证实。
对于第1点,可以考虑到国际空间站上测量不同的偏行光速,如果测量结果保持相对稳定,则可以证实上述理论。因为既然测量的光速值基本稳定,就表示光速与恒星运动无关。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必须考虑空间站自身运动的影响因素。
对于第2点,可以考虑在相对地球(以太场)高速运动的条件下重新测量光速,例如在高速飞船上,在超音速飞机上,如果不断改变飞行方向,改变仪器方位,测量所得到的光速值极其不稳定,甚至发现有超光速现象,那么上述理论就得到验证。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光速时候所选择的方法和仪器必须考虑光线往返运动时与以太漂移速度相抵消等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