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祛“糖”之道


  父亲的祛“糖”之道

  

  我的父亲已年过半百,但每当我向来访的朋友介绍“这是我的父亲”时,十个中有九个都会摆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这真的是你爸爸?!”

  “如假包换。”

  “不可能,这身板、这气色,太年轻了吧?!”

  以上的经典对白,屡闻不绝。

  对此,我的父亲总是表面含笑不语,其实心里“暗爽”不已。殊不知,4年前,身高170厘米的父亲还是一个体重88公斤,腰围99厘米,且总是一脸没睡醒状的胖子。为什么在这说长不长、说短却不短的时间里,父亲的变化如此之大?

  以前的父亲,不爱运动,最喜欢做“沙发土豆”——躺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同时,父亲饮食无节制,酷爱食肉。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他的体重高企不下,精神不振。在2005年父亲在广州某三甲医院的住院体检中,父亲被检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高血压、二型糖尿病、甘油三脂偏高症。就这样,父亲毫无悬念地跻身“三高”人群。

  在父亲的诊断结果中,“二型糖尿病”最吓人。二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主治医师告诉父亲,就算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其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更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父亲知道,得了糖尿病的人,无疑像是在身体里装上了枚不定时炸弹,生活过的无味,成天担心并发症的产生。这对他而言,是最难受的事情。

  就在这时开始,父亲变了,他决定一切从减肥做起。首先,从饮食习惯上进行控制——坚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传统原则,从前饭桌上“不得无肉”的规矩也被父亲下令改为“不得多肉”。刚开始的时候,父亲也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选择过程——忍?不忍?吃?不吃?但父亲坚持下来了,几个月过去,父亲已经基本戒掉了“吃宵夜”的习惯,荤菜与素菜的摄取也几乎达到1:4的比例。

  父亲减肥还有最重要的一招——多走路。父亲什么运动都不爱做,唯独爱爬山走路。每天晚饭后,他都坚持在家附近散步一个多小时,每周还坚持上白云山走一趟,这一趟不简单,时间在4小时至6小时不等。引用一位父执的原话:“没几个朋友敢和你爸一起走山的,谁顶得住啊!?”而我身为他的女儿,自然义不容辞地担起了陪爹走山的重任,有几次连我也走不过他,甚至还很无力地说过“走不动了,让我滚着下山吧……”父亲却享受其中,健步如飞。哪怕出差在外,这种爬山散步的习惯他也雷打不动。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父亲慢慢起了变化——仅仅经过三四个月,父亲体重已减到75公斤,足足减肥13公斤,腰围减到89厘米,比先前缩小了10厘米。更重要的是,父亲的精神和气色,越来越好。医院的复查结果更为可喜,在停止服食降糖药的前提下,父亲餐前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基本正常,显然,父亲基本上已经靠运动和控制饮食,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医生给父亲开了3个月的降血糖药,他只吃了10天便束之高阁,降压药也减掉了1/2。主治医师见状,鼓励父亲继续保持。母亲和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如今,父亲仍然坚持着“多动少吃”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是由于他长期坚持“暴走”白云山,每周享受几个小时森林浴之缘故,父亲看上去越来越年轻,身板亦越发硬朗。近两年他的身体检查结果,“重度脂肪肝”、“早期二型糖尿病”早已不复存在。我的父亲战胜了糖尿病。

  据我的总结,父亲能成功摆脱糖尿病的纠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二是坚持运动,坚持饮食均衡。对此,父亲还不忘强调一点:“绝对不能在得知自己患了糖尿病之后,就害怕,就服输。心态放好,坚持锻炼,疾病的威胁就会减弱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