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餐桌,往往要经过五、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导致最终价格翻倍增长。同时,农贸市场以及超市随意收取摊位费和进场费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也成为蔬菜价格过快上涨的推手,进场费也极为不合理,甚至存在暴利。 国务院常务会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会议明确的近期抓好的五项任务,都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有效举措。例如(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其中提出的“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这种灵活销售形式深受生产者的农民和消费者的城市市民欢迎。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的“露水市场”,农民起早到城市城区周边市场用一到两个小时销售生产种植的果菜,市民一早到“露水市场”购买果菜等农产品,然后,农民市民都不耽误农活和上班。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是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的关键。目前美国90%的农产品都是直接供应超市,日本是80%,欧洲是85%,而中国仅为20%以下。 大大降低农副产流通成本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大力推行农超对接、零售商直接采购,减少流通环节非常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将流通中政府主导的刚性成本降下来:一是畸高过路费、过
做实利民惠农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鲜活农产品市场连着两头:一头是生产者的广大农民兄弟,另一头是消费者的城市市民。两头都联系民生,都是民生大事。做好鲜活农产品生产、供应、流通和市场销售是实实在在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之大计。
长期以来,鲜活农副产品市场似乎一直不能跳出一个怪圈:生产者的农民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利润越来越薄、越来越不赚钱,城市市民承受着越来越高的鲜活农副产品价格,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城市畸高的菜价、肉价、海鲜价格、水果价格等农副产品高成本带来的利润难以传导到生产者的农民那边。出现了:生产者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供应越来越少,城市市场价格越来越高。这里面有鲜活农副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原因,比如:化肥、种子、农药、农业生产机械等价格上涨速度非常之快;有市场销售成本高原因,比如:摊位费、入场费、检疫费、市场管理费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鲜活农副产品流通领域成本越来越高,占去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
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在5%以上,近几个月一直维持在6%甚至达到了6.5%的高位,其中鲜活农副产品价格涨幅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是通胀的主要推手之一。蔬菜的流通成本已经占到最终菜价的2/3到1/2,蔬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往往要经过五、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导致最终价格翻倍增长。同时,农贸市场以及超市随意收取摊位费和进场费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也成为蔬菜价格过快上涨的推手,进场费也极为不合理,甚至存在暴利。
国务院常务会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会议明确的近期抓好的五项任务,都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有效举措。例如(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其中提出的“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这种灵活销售形式深受生产者的农民和消费者的城市市民欢迎。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的“露水市场”,农民起早到城市城区周边市场用一到两个小时销售生产种植的果菜,市民一早到“露水市场”购买果菜等农产品,然后,农民市民都不耽误农活和上班。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是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的关键。目前美国90%的农产品都是直接供应超市,日本是80%,欧洲是85%,而中国仅为20%以下。
大大降低农副产流通成本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大力推行农超对接、零售商直接采购,减少流通环节非常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将流通中政府主导的刚性成本降下来:一是畸高过路费、过桥费和各种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二是农副产品流动中的运输成本费用,比如:高油价等。这两项流通中的刚性成本是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大幅度减少路桥费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和各种乱收费必须有实质性举措,不能等,也等不起。
值得欣喜的是,发改委决定汽柴油价9日起每吨降300元约每升降0.22元和0.26元。虽然幅度不大,但对于降低流通运输成本还是有作用的,对于降低持续的高物价是有益的,对于缓解通胀是有利的。不妨在对蔬菜等农副产品运输减免过路费的基础上,尽快让两大石油集团让利,对鲜活农副产品运输实行优惠油价。这是降低鲜活农副产品运输成本的切实之举。
做实利民惠农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