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不是企业家的狂欢


  有人戏称我“老人”,概因生活方式赶不上潮流吧。前些天偶尔在车上听到一个叫阿桑的女孩唱的歌《叶子》,里面有两句话感同身受: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一个人把孤单上升为心灵的狂欢,已然进入佛门境地;而一群人把歇斯底里的狂欢演绎成个体浮躁的孤单,应是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阿桑唱的是情歌,但于我的体会却是历经商业磨砺后的真实。

  孤独是一种真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芸芸众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体会家庭、爱情和事业的欢娱,很多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要忍受长期孤独的煎熬,折磨,甚至攸关生死。孤独会让人疯狂,也会造就一个人从脆弱走向强大。具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不是站在高处的俯视,而是走在低处的彷徨和无奈;他们被责任驱赶,他们被生存威胁,他们是围着公司的磨盘被成长之布掩盖了双眼的驴子,他们一刻不能停止,他们甚至要用弱小的肩膀负起所有期望的心灵。

  我曾经在《人生的五个修炼》一文中描述这种来自商业的孤独,引起网友的极大共鸣。做企业无论你有多么高多么低的境界,孤独是必须的修炼。创业初期,你可能天天为了生存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走不出去,也引不进来。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人人斜着眼看你。当你单枪匹马终于建立起强大优势的时候,你的员工你的公司你的利润外界看都已很热闹很光鲜的时候,企业家的内心却是孤独的,因为他的孤独在于精神求索的痛苦与不为人所知的辛酸、艰难与抗争,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和高度。

  孤独是内在,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在于当你艰难的时候,没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必须勇敢面对一切;孤独在于当你有成就的时候,很多人在拥挤着帮你,你必须淡化一切。孤独不是清高,更不是冷峻,而是思考;孤独不是封锁,也不是拒绝,而是包容。孤独是淡然如水,是趋低的承纳。无论你多么失败或成功,企业家注定是终生孤独的。一个没有经历过孤独的企业家,不是成熟的企业家;真正企业家的孤独发自内心,不可抚摸,不可触及,不可引用。他们的孤独甚至如此单纯,没有江湖的老练,也没有时尚的品位,但心仍然纯净,一尘不染,骨子里抗拒着世俗的浸染。

  商业巨子李嘉诚至今仍在自我反思: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有没有智慧?我自信能力过人,但有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

  在李嘉诚眼里,只有领袖领导众人,让人甘心跟随;老板只懂得支配众人,发号施令,却让人感到渺小。那些动辄被媒体誉为某种领袖或在小圈子里自诩为英雄的企业管理者们,又有多少真正称得上商业领袖?你的成功是否真正甄选、延揽了比你更聪明的人才,你是否挑选了过多的名气大但自我标榜的企业明星?你是否在肩负经济组织特定及有限责任的同时,携手服务贡献于社会?你是否放弃了傲慢的心神而变得充满傲骨?又有多少人真正放弃了统治自我意志的灵魂而皈依真诚?

  危险是企业家的基因,它注定伴随你的成长和生命。因为没有没有危险的行业和人生,也没有只有机遇的危险,危险早晚要来临,它不随你的心情与财富,也不随你的逃避与防范。企业家是孤家寡人,是工作狂,他们选择为事业工作,为危机而战,他们喜欢独立,挑战,而不是逃避。企业家的孤独和对利润的追逐既“内在于商业的本质之中”,又超越于矛盾之外,他们为公司化的社会未来而战,为满足市场而竭。

  因此,对于他们,我们需要包容,需要鞭策与激励。当你心存侥幸嘲笑或鄙视企业家的固执或孤独的时候,当你有千万个理由去批评或伤害处在生存困境中企业的时候,当你朝那些于旋涡中进行命运挣扎的企业抛掷玻璃碎片或乱石块的时候,当你以种种不理解甚至仇视这个社会某些不公或企业曾经劣迹的时候,我们能否真正以宽容和开放的平和心态来全面客观地审视企业生存的状态?能否真正以理解和坦诚的胸怀来包容中国企业的健康成长?

  企业家身处公众与媒体的期望视野,社会对于企业家的种种态度或价值判断也容易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曲解或者偏误,因此必须改变的是态度,停止谴责那些在窘迫中的人们和忍辱负重的企业或企业家生存状态,因为人类或企业的某些错误行为需要预测、容忍和修正。

  真正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灵魂;当我们的心灵强大时,我们才可创造一切。

  孤独不是企业家的狂欢,而是强悍的生命定力。源于孤独,而又凌驾于孤独之上,企业家们需要智慧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