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开始,持有银行股的价值投资者们应该很郁闷。一边是银行股价格的不断走低,一边是银行股财务报表确实很好看。市场的“背价值投资”模式基本上成为了“价值投资者”们自我开解的接口。
于是,在这个时点上,史玉柱出手参与民生银行再融资计划并在自己微博上高调公示,无疑被看作是很给力的举动。于是某些论坛上持有银行股尤其是民生银行的股民们似乎看到了新希望!
确实这样吗?难说!
1、首先,我们假设“银行众”对于银行被低估的判断是正确的(我曾经在某论坛见到有人认为银行股普遍被低估1倍以上)。那么,史玉柱们为什么不在二级市场大举增持银行股呢?
其实大家应该都记得2008年的时候,汇金增持了三大行的股票,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们无法得知,但是,那个时候银行股是不是低估呢?以工行为例,2008年每股收益是0.33元,每股净资产是1.81元,以公告汇金公司增持当天股票最低价格4.12元计算,当时的市盈率是12.48倍,市净率是2.27倍。
简单逻辑来说,12倍市盈率、2.27倍市净率的时候都会增持,那么现在8.8倍市盈率、1.88倍市净率为什么久久不见汇金增持?
其实我们局外人也很容易猜到原因:1、银行现在很缺钱,二级市场的增持并不会给公司基本面带来好处,公司股东一定是选择增发融资这种途径来“增持”;2、增发的相关规定导致了增发价格一定是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就算二级市场价格非常低了,股东们也不会感兴趣。如果我们再想的阴暗一点、阴谋论一下:说不定就是大股东们在做低股价,已达到更低价格增发的目的!
2、我们天朝的增发一般分为定向增发(定增)和非定向增发,史玉柱们参与的就是定增,所以局面就是股价继续跌,参与定增的人员会以比较低的价格参与增发,而不愿意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大行非定向增发之前的10月初会有一波凌厉的上涨,尤其是工行,融资停牌前一天就是10月那波行情的最高点。谁很受伤?
其实,那些扯着脖子喊‘某外资机构阴谋做空A股’的人和机构,基本就是在掩饰自己或者自己兄弟的做贼心虚!
“投资者”?基本都是很傻很天真,只看着市盈率和市净率来买卖股票,不是自己忽悠自己,就是在被别人忽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