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事件,暴露了一家银行因内部管理松懈导致的大规模骗贷等严重危害股东储户利益的金融安全问题。事件曝光后,多家城商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迅速表示与该事件无关或并未受其影响。有关部门也在迅速展开深入调查,力图尽快妥善解决这个单一案件,防止其恶劣影响进一步扩大。
与这一家银行的单独事件相比,更加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整个银行业、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安全。经过两年多的大规模整体信贷扩张,中国的所有银行都经历了一次资本金大幅增加,存贷款及各项金融业务高速增长的过程。而这其中扩张速度最快的就是遍布各地的诸多城市商业银行。资料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都超过了三分之一。这是非常快甚至是危险的扩张速度,也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平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多数城商行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兼并整合和再融资。城商行在整体扩张大潮中“迅速做大做强”的冲动非常强烈。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城商行扩大规模、增加充实资本金和迅速抢占新市场的,可谓忙得不亦乐乎。而同时存贷款的数量也增长迅猛。
信贷扩张期一般来说也是银行业风险积累期。尤其是对规模变化较大的银行,大则大矣,强未必强。走得越快的,通常也是跌得最狠的。而且,在相当数量的信贷扩张已经发生之后,所能做的已经不再是控制风险,而是亡羊补牢了。当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飞涨而开始货币紧缩的时候,经济活动也会受到抑制,那些可能的不良贷款就会暴露出来。齐鲁银行事件告诉我们,业务增长过快,监管却跟不上这个速度,金融风险就会增加。是时候正视城商行可能存在资产泡沫和信贷泡沫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