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走笔之一:从海上山东到蓝色山东


2009-8-11 4:54:00
提要: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为这个经济大省画出点睛之笔——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胡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谋远虑的重要部署,是山东谋求新飞跃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初步构想图,提出了九大核心区的设想。

  编者按

  今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指示 ,给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的山东指明了方向。从20年前的建设“海上山东”,到眼下规划中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海洋优势的山东,再一次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胆量扬帆起航。“蓝色引擎”曾在我省发挥过重要作用,很长时间以来山东的海洋经济产值都在全国首屈一指。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 ,更是为山东省海洋经济板块进入国家战略提供了无限可能。宏伟战略的一声号角,吹响了山东进军海洋的集结号,“蓝色经济”的建设热潮正如这8月的气温,火热地荡漾在3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 。

  8月9日,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拉开帷幕,8月10日上午,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开幕式在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值2009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开幕和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本报特刊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走笔系列报道,为推动山东蓝色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鼓风呐喊。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为这个经济大省画出点睛之笔——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山东半岛经济区涂以大海的颜色,为大势所趋。在席卷全球的蓝色经济浪潮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图景恢弘。

  蓝色经济区,是抢占海洋发展先机的中国战略。

  “当前 ,海洋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都已经成为一个战略高地。”知名海洋学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告诉记者,海洋战略事关国运兴衰。

  这位与大海打了40多年交道的海洋学者表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则,实际就是对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宝藏的一次重新分配,谁在这场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中掌握了主动权,谁就对本国、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山东一直谋划着在海洋上做文章。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刘洪滨教授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山东就正式提出了“海上山东”的战略,通过发展陆上一个山东、海上一个山东,实现“海上山东”的产值达到陆上农业产值的目标。在“科技兴海”的带动下,我省水产养殖等涉海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海洋经济产值做到了全国第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海上山东’战略布局逐渐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它把海洋和陆地割裂开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海洋依附于陆地。”刘洪滨说,发展海洋被片面地理解为发展水产养殖,这就使我们的海洋发展观受到了很大限制。山东被广东逐步赶上,海洋经济产值全国第一的位置也被广东取代。

  尤其是近年来,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提速,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之后,以海洋经济为标志的沿海开发开放新的热潮正遍布中国南北海疆。特别是与我省同处环渤海的天津、河北、辽宁沿海开发建设志在高远,态势强劲,已经和正在进入国家战略。处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南北夹击”之中,山东的机遇在哪里?

  “胡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谋远虑的重要部署,是山东谋求新飞跃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王诗成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是站在全球战略高度来谋划我国海洋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伴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确立和不断发展,在山东半岛,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鲁韩、鲁日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高潮将不期而至。

蓝色经济区,是助推山东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在发展海洋上,山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31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自黄海之滨到渤海湾畔 ,点缀着大大小小近10个明珠般的城市。沿海可开发利用海洋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曾对沿海各省市的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六种资源进行过丰度评价,山东位居全国首位。

  山东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海洋科技力量,截至目前,拥有涉海独立科技机构56家,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其中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总数的40% 以上;拥有海洋界两院院士16人,占全国的一半 ;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和“863”计划等海洋科技项目60多项。同时,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日渐勾勒成型。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城七区”总投资上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

  而根据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将与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建设紧密相连,作为对“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升,其涵盖范围有望超出山东省内沿海7市。这样一个面向国家战略层面的“蓝色经济区”,无疑将带给人们更多憧憬和期待。 记者 陈浩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