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留学新政策
1.法国高等教育向外国学生敞开大门,居留申请程序简单化。
目前,在法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有265,000名,占所有大学生总数的10 %。法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接收国,仅次于美国(535,000名)和英国(275 000名)。在法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中,中国学生人数位居第二,且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06年增长20 %,2007年增长30 %)。隶属于法国使领馆的驻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成都的五个法国教育服务中心(CampusFrance Chine)将陪伴学生完成签证申请中的所有行政程序,给学生提供有益的帮助和赴法学习的必要信息。从2009年6月开始,法国政府简化了留学生签证的行政手续,现在学生可以得到的是一年的留学签证,到法国之后也不用办居留证(此前国际学生先得办理申根签证,然后在3个月的离境时间内,到法国移民局报到后,再申请居留证)。新办法的推出,无疑大大缩短了国际学生获得法国居留许可的申请时间,为赴法留学生提供更大的便利。
2.法国高等教育更加平易近人
法国大学的注册费用非常合理:学士课程每年注册费用仅需350欧元,硕士每年400欧元(包括学生社会保险)。法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纳的费用相同。此外,法国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可免除大学注册费。法国政府每年为外国学生和青年专业人员提供超过两万份学习和实习奖学金。法国政府发放给中国学生的奖学金数比2001增加了26 %,居第四位。法国外交部设立了两个优秀奖学金——艾菲尔奖学金(Eiffel)和第一名优秀学生奖(Major)。2006年,法国外交部联合泰雷斯集团(Groupe THALES)与一些工程师和商业院校推出了面向中国学生的硕士阶段项目。这种合作模式对其他企业来说具有典范作用。
3.外国留学生享有同法国学生一样的权益
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大学餐饮、公共交通、电影院、剧院等折扣。在不超过年工作时间60 %的条件下,可自由从事带薪工作。学生可以每周工作20来个小时,也可以把工作时间集中起来,在学校放假期间全职打工。外国学生在拿到硕士或相当于硕士的文凭(工程师文凭、高等商学院文凭等)后,可以申请6个月的居留证,以寻找或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带薪工作。6个月结束后,如果已被雇用将获得允许在法国居住工作的居留证。
4. 全球化带动法国大学自治改革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尤其是为了与欧盟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制度协调一致,让大学自我决定战略发展,法国颁布了《大学责任与自治法》。截至2010年8月,在法国83所大学中,已有51所获得了人事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2011年1月1日还将有另外24所大学跟进,最后的8所大学预计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自治”。但是自该法实施之日起,法国国内的争执之声一直没有停止过.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尤其是为了与欧盟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制度协调一致,以及由于自身高等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着高度集权现象,法国政府在肯定80年代改革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996年被称为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年”,这一改革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实现真正的“自治”,法国总统萨科奇于2006年在马赛的一次巡访时指出:“应该让大学拥有自我决定战略发展的可能性。”为此目的,2007年8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会通过并由总统颁布了《大学责任与自治法》,该法规定大学拥有自我管理预算、工资总额及人力资源的权限。这是法国政府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大学去行政化方面迈出的重大步伐,尤其是解禁了长久以来没有触及的大学人事及财务管理权问题。
6. 2011年法国招生将更加重视生源质量,具体表现在:
一是语言能力不过关很难获签。语言水平包括法语和英语水平均要良好,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法国反对一些高中生因高考不理想而想出国的想法,认为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在法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在中国对高中生的招生将更多采取“理科预科班”等项目来吸引优秀的生源。
二是鼓励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去进一步深造和做研究。目前上海获签的留学生中60%以上是在中国获得各种学位的。
三是鼓励中法高校加强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项目和机会。
7.2011年法国留学招生政策调整 外国学生奖学金增长
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史力克说:目前法国综合大学处于革新、变革的时期。在国内,国家投入了大型贷款到综合大学的建设上,成立科研中心。法国商校充满活力,历史久远。法国的大学去年给所有的外国学生颁发的各类奖学金一共有2万份,相比2001年增长了26%。法国政府推出的优秀奖学金项目,有埃菲尔奖学金和第一名优秀学生奖学金。蔡元培奖学金项目是去年中国教育部和法国外交部、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三个部联合推出的,针对中国的博士生,为他们做研究项目提供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