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购税优惠政策为何退出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2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到期停止执行的通知》指出,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将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

  车购税优惠政策明年退出,说明执行了两年的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部分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中国车市如同股市,也是政策市。国家政策对车市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开始,消费者信息明显不足、汽车产销逐月下滑、中国车市出现多年未见的市场低迷。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拯救车市措施。

  2009年春节前夕,国家推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从1月20日开始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从3月1日开始实施汽车下乡。之后还推出报废汽车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等多项政策,从税收、财政等多方面扶持车市、鼓励扩大汽车消费。车购税优惠政策从2010年起调整为减按7.5%征收,优惠幅度缩小。

  在国家政策刺激下,特别是国家发出鼓励扩大汽车消费的明确信号,对车市止跌回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滑的国内车市,很快走出低谷,并出现持续两年的井喷行情。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60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市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1800万辆,同比增长32%以上,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新车市场。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执行期限从2009年到2011年。规划提出3年中国汽车产销每年递增10%。可是这一目标2009年一年就提前完成了。车购税减征等优惠政策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到了退出的时候。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汽车年产销从900多万辆增加到1800多万辆,两年翻了一番。目前,中国汽车不是市场低迷的问题,而是增长太快的问题。不是要升温,而是要降温。

  由于近两年汽车增长太快,已经对能源供应、城市环境、道路交通带来重大压力。近几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汽车吃掉,国内一些大城市出现车多为患、交通拥堵严重的局面。从明年开始,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北京开始限制汽车购买数量。还有一些城市也在考虑采取相关措施。

  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明年还会不会继续执行?虽然国务院有关部门尚未发出相关通知,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两项政策明年也将退出。

  去年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八大目标,一是产销目标。2009年国产汽车销量要力争超过一千万辆,未来三年每年平均增长10%。二是汽车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取消限购汽车购买和使用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三是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要达到40%以上,1.0升以下排量要达到15%。四是加大国内汽车的兼并重组力度。五是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要达到40%以上,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要达到30%以上。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要达到国产汽车总销量的近10%。六是电动车形成规模,要形成年产50万辆的产能。七是整车研发水平得到提高。八是关键汽车零部件要实现自主化。

  从规划执行两年的情况来看,八大目标中的一些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但还有不少目标尚未实现,特别是后三项目标,距离实现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车购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项鼓励政策,明年要退出。但节能汽车补贴以及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明年将继续执行。 目前已有四批33家汽车企业的272款车型入围节能汽车目录。这些措施说明,国家在汽车领域的鼓励重点,正在转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有人担心,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退出会对明年车市不利。但是综合来看,影响有限。

  一是国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刚刚起步,正在步入蓬勃发展阶段。

  二是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后,明年国内车市将进入调整期。增速将明显放缓。但业内预期明年保持10%的增长没有问题。

  三是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小排量车型成为家庭消费的主流车型,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更为热销。取消车购税优惠,还有节能汽车补贴,并不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