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美元估值:Facebook的动力与压力?


进入到2011年,随着高盛、DST等知名投资公司5亿美元资金的进入,Facebook的估值达到了500亿美元,从而超越了雅虎和eBay。而就在一个月前,Facebook的估值还是400亿美元左右。Facebook的估值如此疯涨,除了投资公司资金的纷纷介入外,Facebook规模的飞速增长也是重要的因素。

 

例如,摩根大通最新发布的年度美国互联网报告显示,Facebook目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站,还是一个类似于Windows之于操作系统,Google之于互联网搜索广告的平台。何以为证?Facebook美国用户花费时长占比达10%,超过Yahoo(9%)Google(4%);半数以上Facebook用户每周访问该网站;Facebook在美国网民中的普及率为70%,高于20098月的48%。这些使得FacebookGoogle成为2010年度全美访问量最大网站。而互联网调研公司Hitwise的数据显示,“Facebook”成为2010年美国搜索量最大的关键词,占总搜索量的2.11%。可以说,在关键的衡量一个互联网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各项主要指标上,Facebook相对于GoogleYahoo等这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实力。而这些无疑会成为Facebook2011年继续成长的动力之一。因为除此之外,Facebook今年还将重点拓展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领域,以求规模的不断扩大。

 


Facebook估值飙升之路,带来的不仅是动力,还有盈利的压力

 

 

不过Facebook估值的疯涨还是引发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日前声称有可能对FacebookTwitter等在内的二级市场交易活动进行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有可能让Facebook公布更多有关自己内部的财务信息。笔者在此并不担心Facebook违反什么有关证券法的交易,而是一旦更多的财务信息披露出来,业内可能会对Facebook的真实营收与其规模产生强烈的对比落差。据称,Facebook2010年的营收是20亿美元,不到Google1/10,也仅仅是Yahoo1/3,而Yahoo目前在互联网领域一直是被唱衰的“苍孙”级的企业。笔者这里的意思是,与Facebook的规模相比,其营收确实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Facebook每用户带来的营收可谓相形见绌

 

对此,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截至到去年8月,Facebook每月的页面浏览量达到6900亿。若将该公司20亿元的营收分解成为8300万美元每月,然后将该数字除以每月的页面浏览量(6900亿),那就是每一次页面浏览量仅产生0.0002美元。而在这方面,Google的数据是0.02美元每次页面浏览,是Facebook100倍。可见,Facebook在利用用户规模创造营收的能力上与Google还有相当的差距。

 

另外,如果像摩根调查报告所言,Facebook正成为类似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平台的话,那么从平台的营收上比较,二者的差距更大。微软Wndows去年一个财季的营收就高于Facebook全年的营收,而微软全年的营收是Facebook30倍还多,所以同样是平台级的企业,但在营收上显然还不是一个级别。

 

其实纵观去年Facebook的发展,业内看到更多的是Facebook与规模和估值增长相关的大量报道,而有关赢利模式和营收的报道却是少而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Facebook今天500亿美元估值的含金量。对此,Facebook发言人也表示:理解外界对于Facebook财务表现的巨大兴趣和好奇心。然而,外界对于Facebook营收和估值的猜测基本上都是投机性的,而我们只关注长远表现。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随着高盛、DST等这些投资大鳄们的进入会继续拉动Facebook估值的增加,但毕竟能否借助平台获得真金白银,才是证明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有分析预测,在未来5年,Facebook的营收将会达到400亿美元,如果以去年营收20美元计算的话,这预示着未来的5年,Facebook的营收是今天的20倍,其平均年营收必须达到95亿美元。而实际的情况是,2011年,Facebook的营收可能只有32亿美元,这对于Facebook的压力可谓不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Facebook估值达到500亿美元,一方面让Facebook有了前进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在营收上的压力陡增,而且随着估值的不断增加,这种压力会日渐突出,基于此,笔者更希望Facebook在今年,除了继续开发平台的应用和扩大规模外,更应该将营收放到重要的位置,就像前面所说的,Facebook已经具备了在互联网领域创造营收的必要条件,只待用营收来证明其符合外界对于它不断增加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