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


我在二十三岁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肉夹馍,我不止一次因为肉夹馍那油香油香的味道而流口水,但是买不起。

买不起的原因是我没有钱,没有钱的原因是我没有能挣钱的手艺。想来想去,我决定把写作文发展成写作。只要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在报刊上不断亮相,就能当干部,用工资买肉夹馍。

于是,高中毕业后当农民的那段日子,以及后来当兵的日子,只要有点时间,我就练手艺。

写了近百万字的文章后,我的第一篇作品《春雨夜》,才在《湘江文艺》上发表。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5年,编辑老师叫刘云。

之后,我的作品就不断发表。第二年,我成了国家干部。1976年夏天,我回家探亲的时候,才在家乡的集市上买到肉夹馍,我用两只手掬着,吃得不剩一点渣子。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手艺,这一写就写到21世纪,把人都写老了,作品却进步不大。于是我又想到了肉夹馍,肉夹馍让人难忘的,不只是它的好吃,更有它的名字。

独特、另类,肉夹馍给了我写作的灵感,于是,我抛开一切写散文的规矩,大胆地表现生命、生活、自然的原生态,写了一篇看裸浴的散文,忐忑地寄给《十月》杂志主编王占君,没想到王占君看后,大加赞赏,而且约我在《十月》开了一年的专栏。

《风行水上》所收集的,全是这种写法写出来的文章,能够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喜欢,并能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是肉夹馍的功劳。

肉夹馍,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