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名妓李香君对抗日战争有啥贡献?


                 李香君后来去了哪里? 洪烛

            —— 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妓女是谁?… 新浪首页 2010-12-22

 

   媚香楼人去楼空,李香君后来去了哪里?在《桃花扇》的剧情中,李香君由名画家蓝田叔引领,来到南京的栖霞山,青灯孤影,终其一身。栖霞寺是有唐高宗御笔题名的古刹,周围山水如画。怜香惜玉的孔尚任,别出心裁地给笔下的美人安排了一个好去处。

   南京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牛首山的春光与栖霞山的秋色都是经典美景。孔尚任也希望李香君在栖霞的满山红叶中安然度过人生的秋天吧?前半生的桃花,后半生的枫叶,都鲜红得像血染的,李香君告别秦淮河的繁华,选择栖霞山的幽静安置一颗受伤的心。她隐于山林其实是为了养伤啊。晨钟暮鼓会安慰她的。仿佛每天都在问她:伤好了吗?早点好起来啊!我多次去栖霞山看红叶,总要作如是想。现实中的李香君究竟去了哪里,己不重要。我宁愿相信孔尚任说的是真的。是的,李香君的归宿就该在这里。她的大爱,就该有大美陪伴,大爱与大美最终合而为一。

   热爱南京的老学者黄裳来栖霞山,听朋友传说李香君当年修行的寺院就在山顶,笑了:“这可真是有意思,真的有那许多好心人制造并相信了这样的佳话。为使名山胜地免去寂寞,并为他们喜爱并同情的人物寻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人们创造了多少神话啊。”

   又岂止受伤的李香君需要安慰,我们也需要安慰啊。我们心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伤啊。为了安慰那不在了的李香君,更为了安慰自己,我们像孔尚任那样,想给敬仰的人物找一个好地方。我们都参与了虚构,并且希望艺术的真实也就是生活的真实,甚至比生活还要真实,还要不容置疑。不管是秦淮河还是栖霞山,都因为有了李香君的传说而显得更美。美本身就是力量。李香君不仅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美,更带来了力量。

   桃花扇,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把。只不过别人看不见罢了。只不过有时,自己也看不见罢了。

   李香君对中国抗日战争也是有贡献的。在明朝崇祯吊死煤山的三百年之后,正是甲申,中国因日本侵略而危在旦夕。那一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全国军民都因危难的局势而发思古之幽情,重温三百年前大明亡国的老故事。《桃花扇》重演,更让人感同身受。

   那一年重庆出版的《群众》周刊,有篇文章就叫《桃花扇底看南朝》。《桃花扇》里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自然可作现实中汉奸、投降派、卖国贼之参照,但《桃花扇》正因有一个李香君的形像给又一代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带来了勇气。

   必须承认:那把桃花扇,在呼唤英雄(包括女英雄)的抗战中,同样是一件精神武器。李香君在舞台上复活了,在战场上复活了,在前线以及后方,乃至敌后的中国人心目中复活了。那把桃花扇相当于一面血染的战旗。让人既热血沸腾,又肃然起敬。

 

            《桃花扇》■ 洪烛

 

这把祖传的扇子
注定是属于秦淮河的,秦淮河畔的桃花
开得比别处要鲜艳一些
你溅在扇面上的血迹
是额外的一朵

风是没有骨头的,你摇动的扇子
使风  有了骨头

这条河流的传说
注定与一个女人有关
扇子的正面与背面
分别是夜与昼、生与死、爱与恨
是此岸与彼岸。你的手不得不
承担起这一切,夜色般低垂的长发
成了秦淮河的支流

水是没有骨头的,你留下的影子
使水  有了骨头

 

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
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
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

别人的花朵轻飘飘
你的花朵沉甸甸

                          【2010年南京地铁展示】

陌生诗刊荐语】 洪烛的诗一向以大气磅礴著称,而这首《桃花扇》却刚柔相济,有怜惜,有赞美,有哀叹。如此背景错综复杂的故事,在洪烛的笔下,仅用寥寥二十行便深刻厚重的承载了一段刻入历史的爱情,而李香君的名字也成为一段历史的骨头。这首小诗我读过多遍,它的写作技巧并不新颖,是传统唯美的写法,通俗易懂,且信手掂来,但柔美中有风骨,且每读一遍都给我新的惊叹,耳目一新的感受。一首诗歌如何有力量做到亘古常新?这是一个迷。我曾多次研究过这首诗,所用的词语都是我们常用的词汇,可经过洪烛的排列组合后却能够穿越时空和历史。我的感觉,这是用骨头写出来的诗,才会有这般骨气和浸润,硬朗又不会被时间风化和腐蚀,即使再过几十年,依然值得一读再读。

                 南京籍诗人洪烛的一首《桃花扇》很是精彩南京日报】

                                                王德安

    秦淮是金陵的诗眼,古代诗人为秦淮留下多少名篇,当代诗人更有许多咏古颂今的佳作,沿着诗人笔触,做一次秦淮游,体验文化景观、感悟诗心文情,是一桩十分风雅的事。来到桃花扇故事的发生地:李香君纪念馆。李香君是个爱国又钟情的妓女,从明代起就有许多赞颂的诗文。南京籍诗人洪烛的一首很是精彩:“……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使风也有了骨头/……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头//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那是一段历史的骨头……”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骨气”和扇骨自然联系起来,全诗也在这轴心意象上展开,所以写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待续】

      老北京人文地图【图】   《老北京人文地图》洪烛

                           新华 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

北京往事 (平装)图片《北京往事》洪烛著   周一渤 摄影

                                   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在西域遇见香妃【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北京A to Z》(英文版)新加坡出版公司鲁迅为什么诅咒长城? 

    《北京A to Z》(中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者:洪烛 李阳泉

京杭大运河是死是活?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大陆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海外版)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