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望使房价回归合理吗?(NO:593)
如果回顾2010年楼市调控情况会发现,凡赌房价上涨者基本都赢,而赌房价稳定或者房价下跌者,基本都输。
据2010 年 12月 20 日信息时报报道,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增一成。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 2011 年展望研究报告》称,2010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8.25 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 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 7.4%。商品房销售额增长 17.5%, 销售额方面,1~11 月,商品房销售额 4.23万亿元,同比增长 17.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 12.8%。截至2010 年11月国内一线的13家标杆房企中已有近七成提前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而且,中国楼市还诞生了万科这样的“千亿房企”。
对此,政府总理温家宝称,楼市调控落实不好,将努力使房价回归合理。
据2010 年 12 月 26 日中国广播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6 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与《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中称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温家宝表示,在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还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绝不会退缩。今年我们采取十条措施和五条措施,现在看落实的还不够好。温家宝阐述今后将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第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今年将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大约为 580 万套,已经建成 370 万套,明年将开工 1000万套,这也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第二是抑制投机,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要首先保障保障性用房。相信经过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价位。
我们关心的是,除了加息,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所谓的合理水平,到底是什么水平?
尽管2010年宏观调控连出重拳,打出了“史上最严”的调控组合拳,但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大赚,原因就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还没治本,土地财政依然存在;二是治标的宏观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还有部分地方未出台“国十条”执行细则;三是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应,掌握着房地产的命脉。于是,尽管楼市调控重在遏制投机炒房,但房价不断攀升的事实说明,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宏观调控依然没有让投机者失望。
平抑房价的办法无怪乎: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给。
我们之前主要放在了抑制需求上面,但是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量,相对应的则是房地产的供应不足,加上货币供应量大,房价短期内能不暴涨吗?
所以2011年在抑制需求平来抑制房价同时,不妨在增加供给上作文章。首要问题是调整供应结构,使市场呈现一个多元化供应的格局,使高、中、低档房分别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使房地产市场上不同收入家庭都能买或租到和他收入相匹配的房子。就是说,要使我们的房价和收入达到平衡,使不同收入家庭买得到、买得起,租得到、租得起和他收入相匹配的房子,作为开发商如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可生产高档房,一般企业可生产中低档房;作为消费者,有钱买高档点,买好的点;而中端阶层盯着中端的,普通阶层可盯着低端房,中低收入可盯着保障房。实现住有所居,并不是人人有产权,暂时买不起房的可租房。这样,总体上房价才可趋于基本合理。
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同时不断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才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比如说对低收入者大力发展保障房,实现不同家庭住有所居;而对高收入家庭的投资出路开辟有效途径,通过市场办法,合理引导其投资需求,不妨把我们有钱人的钱通过股票的、债券的、基金的、信托的、直接融资渠道途经输送到开发前端。不能不让投资,堵住了就要出问题。
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改革开放,研究新思路。比如:
第一,大力内推行金融创新,使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供应放开,多开发房子,造成供应量加大。国务院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当中,要把民间资本引到实体经济当中去。只有改变供不应求的关系,才能真正促使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第二,大力发展保障房市场,多方式、多渠道的发展。但一定要注意开发质量,包括配套、交通、物业等。第三,规范发展小产权房,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民居建设,推动租赁房市场,解放思想,尊重事实,通过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加大房产供应数量,房地产市场才能才能实现繁荣稳定的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2011年的房价才有望回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