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自肥的预算编制妥么?
广东省人大财经委预算监督室主任黄平向记者解释称,目前,这些幼儿园都是事业单位,按照我国财政体制,都会给予财政预算安排,这和其他事业单位是一样的,所以预算编制本身并无不妥。(25日新京报)
既然机关幼儿园属于事业编制,给予财政预算补贴,那是按规矩办事,因而,官方的“并无不妥”似乎显得理直气壮。然而,公众心知肚明,这一解释摆着是回避实质问题,那就是赤裸裸的权力自肥及其直接带来的社会不公。
享受财政补贴的8所机关幼儿园,大多位于所属机关大院内部,在读学生多为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偶遇生源有余接收社会幼儿,被接收者还得交纳1万多到3万元不等的“赞助费”。显然,这一预算补贴的纯粹是权贵子女,平民子女分一杯羹的机会都没有,正因为如此,财政预算的这种“公私分明”才备受诟病。
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平等,其中理所当然包括平等接受教育、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将机关幼儿园纳入事业单位管理,而对民办幼儿园另眼相看,本身就违背了宪法原则,是权力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做法严重偏离了执政为民理念,不但直接造成教育不公,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财政预算不管用在哪一方面,只有普惠大众,平等共享,不存在任何的歧视和偏心,才配说“并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