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慈善,花钱的含金量


除了突发性灾害,但凡年末,又是各路慈善捐输一显身手的时候了。这不,陈光标这位大善人嫌在大陆派钱不够爽,领着一群善长把钱派到台湾去了。相 信用不了多久,中国的慈善家会把爱的福音传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让那些还死活不信中国真的富有了的顽固派有色眼镜掉碎一地。而这,也是富豪们花钱花得最能博 得普罗大众赞赏的一种方式,不过,赚钱本事不如花钱高明,示范效应使得有财富拥有者用钱比平常人更多了一份无形的社会责任。

旧时财主们日 常行善多为积德,修桥补路,建庙宇,盖私塾,接济贫寒,抚恤孤寡,他们花钱的方式是除权力以外,最能影响社会大众生活价值观的。以当时的社会制度,这些都 是他们能够想到最有益于社会和最力所能及的花钱方式。时移世易,在今天社会福利制度日渐完善的时候,虽然仍然是有很多和旧社会一样需求的普通人需要接济, 但数量毕竟比旧社会要少很多了,因为,社会的进步已经逐步将最主要的接济责任制度化了。今天的富人,如果他们把行善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既然今天的生活 已经远非旧时的生活质量(尤在物质技术上的)可比,那日常行善是不是也能更进一步,更具技术含量,以及,更有远见一些。

美国富豪的慈善先 驱——安德鲁·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而他一生财富的最大部分都慈善在了教育领域,这是有钱人“授人以渔”的最经典的范例。他对支配财富的 观念和行善的方式极大影响了后来美国富人的财富观,相信这也是美国人民除了摒弃权力世袭以外,对世界社会做出的另一大贡献,它昭示了现代社会最不同于旧社 会的两个文明观念,它更新了后来的世界上主要财富拥有者的慈善方向。时至今日,盖茨、巴菲特等的行善目标,离不开科学的主线,无论是医疗还 是教育,无论是救助非洲痢疾患者,还是“探索大挑战”,都强调创新,强调用技术帮助落后,强调用科学改变生活。让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让人们明 白,学习理性的科学意识,自觉的提升生活价值观,才是改善生活质量最有效,最长久的保证。

促进教育的慈善,在华人富豪圈中也有代表,李嘉 诚长期无限额资助汕头大学,主要是以办学行善;邵逸夫设立基金,每年以“邵逸夫奖”鼓励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天文学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纵观当代世界富豪 行善的主要方向,已经从简单“乐善好施”,进步到“乐善好教”,因为,他们和很多人一样,在近一百年以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科学对于改善生活,改进社会 面貌,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它是文明的正动力。

中国一些人有钱了,该以怎样的方式花钱,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以及对社会,怎样花 钱,怎样花好钱,显然,比懂得怎样赚钱更具长久的价值。有钱了怎样让自己过得更舒心,有钱了怎样和大家“众乐乐”,这些都不是财富的多少可以决定的。有钱 没钱,都离不开科学,只有科学可以让自己和大家都继续开心的生活,只有科学让我们都能寄望未来。

能让这个世界的科学进步更快一点,普及更多一点,少一点野蛮,少一点纷争,促进科学能够让世界更理性一点,您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