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很正常中国股市急需休养生息


翰啸经济学者《中国大形势》作者
自A股市场2009年恢复IPO以来,二级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一级市场定价偏高的诟病始终不断。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新股的定价,发行市盈率超百倍的新股不在少数。为尽快扭转这一现象,管理层于去年底启动新股发行制度二次改革,推动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所谓的市场化发行,就是由市场自行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行政力量不予干预。股市热情高涨的阶段,投资者愿意承受较高的新股定价;反之,股市投资氛围低迷,新股也将面临破发的可能。从新股网下配售的情况来看,昨天中签5只破发新股的机构中不乏高报价者。以鸿路钢构为例,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为其开出了52元的报价,在所有网下询价机构中最高,远远高于其最终确定的41元发行价;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三询价对象均给出了鸿路钢构48元的报价。事实上,鸿路钢构昨天的收盘价仅有38.31元。这也是很多人将本次连续破发归结于高询价的主要原因,但这都是表象。
自去年11月IPO新规以来,沪深两市一共发行上市64只新股,目前已有31只新股破发,破发概率高达48.44%。这足以说明新规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而进入2011年以后, 上市的21只新股中,有14只新股破发,破发率上升66.67%!2011年的上升是与中国股市融资的大环境有关系的,现在宏观的大环境不好,投资者投资热情低,出现新股破发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只能怪他们选择的时机不对。
   首先经济2010年的大规模新股上升,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近于饱和,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融资额10275.2亿元;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有347家,共融资4883亿元,超过2007年曾创下的历史纪录;A股市场实施重大资产重组47项,交易金额1338亿元。2010年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全球第一,IPO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而股指几乎列于全球最糟糕的市场行列。因此经历了2010年的新股上升高潮后,2011年哪有那么多的资金总供新股使用。
   其次中国现在的资本市场正处于阴云密布的状态。中国去年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很少采用加息工具。近期又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除了对冲外汇占款之外,更多的就是保护股市,防止中国股市在热钱压境的情况下,被海外资本割羊毛。这种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这也给了市场更多的看空预期。因此现在大家一致的认为2011年必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加息年。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并不好,欧洲债务危机面临扩散的风险,美国的债务危机在向地方州市级单位蔓延,2011年世界能否走出危机并不确定,在世界经济没有走出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无论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率,都不能说经济已经状况非常好。因此在这种基本面预期不确定加上加息成为定局的情况下,哪里还有资金敢于进入资本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破发反而成为了不正常情况。
   笔者认为2011年上半年,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IPO的好时机,即使是不破发,定价非常低也是无意义的。2011年上半年,我希望能够成为中国股市的休养生息之年。如果股市持续低迷,央行更是不敢加息,如果不加息,那么加息的预期就永远存在,这是个怪圈。如果要走出这个怪圈,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新股IPO,让股市休养生息。这样既给央行进行加息留足空间,又能保证以后上市的企业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