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汽车市场要靠实力派车型说话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就跌宕起伏的幅度来说,可以说是让业内人士与广大的消费者都为之眼花缭乱。当然到了年底一盘点,1800万辆的产销数字看起来是比较漂亮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在这个华丽的数字下面存在着很大的隐忧。原因在于2010年的车市,是政策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相互混杂与碰撞,并非为一种纯粹的市场力量所推动。于是在一种时高时低、时悲时喜的混战当中,车商和消费者都只能以在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下,来看待和对待这个市场。但是今年,即2011年的中国车市却不一样了,而且是绝对的不一样了,因为政策之手的力量在退出,车市大跃进已成为昨日黄花了,而市场的自然法则之手正在开始发挥作用。
这就意味着在产品力与榘产建设方面占优的厂商和车型,将逐渐地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2010年除了诸多让市场产生躁动的因素之外,在一片热销市道之下,新车推出的速度过快,许多厂商想用大量的新品来加速市场冲击力和占有率,亦使这个本来就很躁动的市场增加了一份乱象。然而年终一经盘点之后可以明显地看出,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上的赢家,并非那些想要“多子多福”的厂家,而是那些坚持“优生优育”的厂商。大众在耐住寂寞几年后全面发力,德国制造的品质与质感在若干年的耐住寂寞之后,终于开始深入人心了。前几年不太引起车市上重点关注的东风雪铁龙,也在不声不响中,靠底盘之王所奠定的动态舒适性打开了市场空间。
2011年的中国车市,在政策之手的掌控作用将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大起大落的混战局面将会告一段落,而真正下功夫“作足了功课”的车型,将会一步步地崭露头角。也就是说那些看似不温不火,新品推出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是每款车都是有备而来的厂商,将会一步步地胜券在握。在刚过去的2010广州车展的上,笔者与一个资深汽车鉴赏人士一起观车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今后一段时间,继德系车的重新崛起之后,法系车将会在市场上引起较高的关注度。原因在于法系车虽然前段时间的市场攻势虽然看上去显得很平和,但是从时尚元素、底盘优势所营造的动态舒适性方面的强项,正在逐步地加以释放,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法国人认识到了欲速则不达,也就是说要在把法国产品的优点进行成功地中国化改造方面下足功夫,才是进一步在市场上制胜的关键。
随着标致408、东风雪铁龙的世嘉推出,在中级车领域法系车已经触摸到了一些中国消费者与中国市场的脉搏,而随着C5的推出,法系车在中高级车市场上也在把法系车的优势与中国市场加以融会贯通,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而这一切都是在一种不急不躁之中进行着。在纯粹的市场法则之下,认真做产品,认真做品牌,认真做榘道的的厂商和车型,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否则这个市场真是不公平了。在认真做榘道方面,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南北大众与东风雪铁龙都下足了功夫,虽然这个时期的市场正处于一种躁动之中,但这两家却都不急不躁,安步当车以对。
在2009年度中,别人都忙于为政策推动的市场良机而扩产、扩网之时,而德系车与法系车却没有去抢这样的机会,大肆地上新车并对销售网络进行扩张,而是夯实基础,着眼点放在对自己重点车型的打造上。而市场所作出的反应却是这两系的车型都在稳步上扬,还有不少的车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像代表着大众“德国制造”水平的高尔夫、速腾、新宝来这样的产品,上市时都并没有一炮而红,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市场等待和在款式方面的不断中国化改造,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产生了共鸣之后,才熬到了水落石出,在市场上重新崭露头角。
特别是高尔夫的起死回生,继而在市场上节节走红,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上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而东风雪铁龙的压轴之作C5从上市开始,也经历了几个高低起伏的过程,现在稳定在了月销量近四千辆左右并开始稳步上升,随着消费者对动态舒适性概念的日益接受和深入了解,C5的市场潜力也在日趋明显。C5在中高级车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且稳步上扬,对于整个雪铁龙品牌的品牌力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而这一切,都源于一种相信自己的产品定位,相信消费者对中高级车应该有什么样的产品力诉求会日益明晰,而不必为一时的潮起潮落而分辨不清市场的必然发展轨迹。欲速则不达,好产品也要有个让市场接受,有个让消费者逐步了解的过程。C5走得不算太快,但却是看清了今后的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所在,而今后的中国乘用车市场上,真正让人引起关注的,也正是那些以实力作支撑,在市场上逐步发力的车型。
作为以动态舒适性为核心竞争力的东风雪铁龙深知,虽然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市场的发展已经到了对底盘技术水准,这个车辆的操控性与舒适性最为关键的要素开始有了认识的时代,但是要把雪铁龙底盘之王的优势全面地进行展示,其难度要比从外观和动力系统上入手大得多,于是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在榘道上大举扩张,而是随着C5的推出与2011款换代产品的进上步提升来站稳市场,让新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而在C5的车主群体中,首次购买东风雪铁龙车型的新用户的比例,已经从刚上市时的60%多上升到现在的85%以上。德系车与法车的市场战略,其实很值得很多的厂商们加以借鉴,用加快推新速度来营造竞争力故然很重要,但是打造出几款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车型并不急不躁地稳步上扬,才是今后的市场制胜之道。
2011年的中国车市,如果没有冲击性的政策出台,那么在市场上靠狂推新车和营造大跃进式的市场冲击模式要告一个段落了,坚持“优生优育”地认真做产品,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做榘道的厂商和产品,才将会在“阵地战”中崭露头角,从大众市场份额地重新上扬,东风雪铁龙在激烈震荡的市场中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继而步步发力,我们可以对这样的大势所趋可见一斑。中国的汽车市场到了靠实力说话的时候了,只是对什么是实力这个问题,市场的脉络已经逐渐的清晰起来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