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利新标识发布会上,《中国经营报》记者问:以前的标志有什么地方不够好?
张剑秋回答:原有伊利标志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93年成立伊利公司的时候就推出了这款标识,这款标识大家非常熟悉。
晕,“大家熟悉”竟然也成为一个标识不好的理由,借用网络上的一个时髦词,“那真叫搞!”那么,伊利这个名字大家也很熟悉,怎么不一块换掉?如果真的要更换品牌名称,我建议不妨沿用原来伊利的名字进行改装,叫个“伊利沙白”,还沾点洋味,要不干脆就叫“沙白”,汉语拼写简称“S.B”,不也很有创意吗?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在第一眼看到标有新LOGO的伊利产品时,以为是一个假冒产品,觉得这厂家也太大胆了吧,假冒一个品牌,名字都不换,换一个形象就出产品了,后来才发现这就是伊利更换的新形象。
从伊利换新形象来看,管理层的心思不在于伊利的真正发展,而在于。。。。伊利的新Logo和全新包装要浪费多少钱,能够换回多少效益?投入与产出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以后的产品是假冒的,从而导致很大的负面影响呢?
估计这次伊利更换新标识,以前设计老标识的人会痛心不已,以前的标识简洁、明快、奔放,已经深入人心,而目前的标识感觉非常平庸,没有什么特色。如果让迷信点的人看来,是不是有点自我封闭的意味,更别说走出国门,奔向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