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上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代表冯玉慧继续推荐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他表示“2010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又达到了新的高峰,一共有34家赴去美国IPO。而在之前的最高峰2007年是29 家”。这几年中企业美国上市已经成为热潮,笔者认为这集中凸显了中国政府在金融公共服务方面的供应严重不足。
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我想联系另外两件事情。第一个是12月5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张维迎指出“真正的消费是企业家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柳传志比周小川更重要”。其次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支国家级大型人民币母基金——总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创母基金”12月28日正式成立”,这个巨型国字头的母基金将专门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这也是全国社保基金之后第二家国字头母基金,而目前,国内PE/VC基金管理公司们正因为国内缺乏大型机构投资者可募集人民币基金而苦恼,即使一些知名的本土PE/VC基金管理公司也只能从富有个人和民营企业当中艰难的募资。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股权投资基金早已超越股票二级市场成为与银行、保险并列的三大金融业支柱之一。
这三件事情因“企业融资问题”而互相关联,也许“企业融资”这个词过于文雅,我更喜欢称之为“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而政府有责任帮助企业迅速的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中国成立“母基金”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一直缺乏创新型企业的根源也在这里。而张维迎强调企业家重要的依据就是“亚当斯密的增长模型”,既是“财富创造来自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劳动生产力提升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靠专业分工,分工靠市场,靠市场的规模。一个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更细的分工,而企业是家市场的主体,因此企业家也就是成为了这一切问题的源头。但张维迎始终忽视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原始资本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方面张维迎确实应该向陈志武学习一番。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比如搭建公共融资平台,完善融资环境等,而以周小川为代表的金融官员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当前中国的创业板由于较高的门槛,空有创业板之名,而无创业板实质。 在大洋彼岸却成了中国创业公司的乐土,纳斯达克与纽交所成为了中国未来特殊行业创新型公司的摇篮。这是不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中国长期只重视企业家而忽视政府金融公共服务的结果。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是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而否定政府的作用显然不利用这一问题的解决。政府与市场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两者各司其职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偏弱的状况下,我们更要强调周小川们的重要性。
作者:翰啸 《中国大形势》作者 睿库社科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