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芦江恋


古镇芦江恋

──我的回忆

 

 

 

200443,我在湖南大学校办副主任兼法律顾问室副主任易骆之副教授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院周训芳教授的陪同下,与姐姐蔡春林、姐夫许镇国一起回到我久别22年(1982年我曾回芦洪市给父亲送丧)的故乡芦洪市。当我们走进柑子园时,我发现我十分熟悉、伴我度过十余年生活的故园已经面目全非。昔日引人入胜的古樟、怪柳和奇木已经荡然无存。那环绕柑子园的两条清流,不仅其中一条已成为细流、另一条已基本干枯,并且几成死水、污水。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仁里德门”和枣坪庭院已经破烂不堪。回到旅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能寐。遂成诗一首,题为“忆古镇神园”,以誌留念:

 

天生柑子园,犹胜桃花源;

吾爱仁里乐,伴我过童年。

双流环小屿,三桥映清泉;

春来万木绿,秋至梨橘圆。

鹅卵生奇柳,土坡盘怪樟;

斜风月下钓,细雨雾里船。

林深藏百宝,河秀鱼虾全;

赏心江中泳,悦目远山巅。

晨醒喜雀叫,游戏枣坪喧;

纳凉龙门阵,夜随蛙声眠。

应水风云远,古镇习俗玄;

舜帝尚归根,游子怎忘娘。

感沧桑巨变,慨时过境迁;

览罢五洲景,更思芦江恋。

 

弹指间又过去了6年,怀念故土的情结始终索绕心间,这促使我计划撰写《古镇芦江恋──我的回忆》(,其第一篇暂名为《古镇乡情──我的回忆之一》,其第二篇暂名为《走出古镇──我的回忆之二》)。因为工作较忙,该回忆录只能时断时续,其章节暂以一、二、三等数字序之。

 

蔡守秋写于20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