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经适房成为公职人员的权力房
刘纯银
继去年12月陕西山阳县被爆经适房申请者九成是公职人员后,今年1月13日,福建省上杭县的经适房申请名单引发网民强烈关注,因为其申购者中87%为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1月15日《京华时报》)
众所周知,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然而,自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后,我国的房价节节攀升,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低的每平米要四五千元、高的超万元,这让不少市民只能望“房”兴叹。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廉租房、经适房等一系列政策,如申请廉租房、经适房的家庭条件及经适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在60平方米左右)等。但是,从媒体报道,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却明知故犯或把关不严,让廉租房、经适房成了少数人的福利房或公职人员的权力房。
这不,在全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北京回龙观文化住宅区云趣园一角,媒体记者见到这里停着跑车、奥迪A6等各式的中高档车,180多平方米以上的经济适用房并不少见。同样,从2004年到2008年,经过郑州市政府批准划拨,郑州须水镇西岗村村委会先后把近12万平方米的土地,转让给了河南天荣置业公司用于承建经济适用房。但后来村民们却发现,在其中约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起的却是12幢连体别墅和两幢楼中楼。其实,现实中类似这样经济适用房严重超标的还远不止这些,只是没有被人曝光而已。另外,对于经适房的销售对象,国家也有明确要求,就是穷人而非富人,是那些买不起商品房或无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要严格把好申请经适房“门槛”时,仍然出现经适房成了公职人员福利房的丑闻。如去年底媒体披露的陕西山阳县经适房申请者九成是公职人员。难怪众多网友质疑: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房还能叫经济适用房吗?经适房异化成为公务员的福利房,这不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吗?
当前造成经适房变形、走样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政府及职能部门在经适房的建设管理上严重缺位及对申购人员把关不严造成的。因此,要想让经适房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及职能部门在经适房建设管理上及对中低收入家庭申购经适房资格上把好“门槛”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部门在执行经济适用房政策时阳光操作,在建设、申请、审批等各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广泛接收社会各界的监督。事实证明,政府是能够把经适房的政策落实好的,关键是有关人员要有责任心,不能有私心。在人多地少的新加坡,其公有住宅全部由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建设,不仅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上,同样探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为香港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让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能够得到满意实惠的住房,是有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真心期待各级政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让经适房回归其本质,让国家的发展成果真正普惠于民。别在经适房再搞移花接木,让经适房成为部门权力寻租的资源。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