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尤其是这个充满了无数话题的2010年。车市的喧嚣和红火让我们看到希望,也感受到压力。每当新旧交替,总是要整理整理一年的抽屉,看看哪些重要的东西需要保留,在记忆的深处。
产销两旺 车市速度一路狂飙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800万辆毫无疑问。而曾经的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年份也就1700万辆。
2010年,中国汽车几乎每个月的产销都保持着30%左右的稳定增长。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中国将连续第二年在产销数据上超越美国,并打破美国此前创下的1700万辆最高销售纪录。据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量的30%。
燎原之势 节能呼声各显神通
绿色,环保,低碳。无论口号如何变幻,但核心目标就是一个,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
贯穿2010年全年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其3000元节能补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亚于购置税减半政策。而比这更占用媒体版面和时段的则是电动车、混动车等新能源的动向。2010年新能源汽车大有发展壮大为“燎原之势”。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今年由13个扩大到20个,补贴政策亦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试点启动。主流车企集体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16家央企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民营企业对此则垂涎不已。深圳举行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展会面积将达4.5万平方米,吸引了350多家企业参展。大众、通用、丰田、比亚迪等几乎所有的整车商都带着自己的电动车设想来到了现场。整个汽车行业,已经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能源车辆的浪潮中。
费时费钱 用车环境继续恶化
国家发改委数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2010年12月22日零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和300元。此次调价后,全国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3元和0.26元。这是去年第四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影响。油价向十元关口更近一步。车主用车成本日益高涨。
而各大城市的拥堵也日益严重。不少高速公路变成“低速公路”。比如去年6月以来,由京藏高速公路进京的货车日最高交通流量将近2万辆,超过设计流量一倍以上,形成运输瓶颈,致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2010年3月份以来,京藏高速公路频繁发生堵车现象。而各大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道路拥塞让车主苦不堪言。北京已经在年底宣布将实施大力度的治堵工程,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
并购合作 中国力量全球显能
2010年8月2日,吉利完成对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轿车的全部股份收购,意味着这起跨国收购案圆满结束。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国外豪华汽车品牌第一宗案例,用划时代来形容也不为过。虽然,其真正的成功还需要时间检验,但其意义却依然毋庸置疑。2009年年初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有多种形式,不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并购海外的汽车企业。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是可以帮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尽快走向国际市场。二是可以嫁接国际知名品牌为我所用。三是可以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
11月18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33 美元获得配售美国通用汽15151515股普通股,总计出资499999995美元,约占美国通用汽车总股本 0.97%。这不足百分之一的份额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同样彰显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通过资本链接,跑步入列国际汽车版图,彰显中国汽车地位的非凡动作。
兼并重组 国内汽车巨头争霸
2009年在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政策出台后,汽车厂商就此拉开兼并重组的大幕,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国内进行跨区域兼并重组进一步深化。
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大广汽”的成形:在香港整体上市、和吉奥汽车共建合资公司、和三菱汽车组建合资公司、首款自主品牌轿车传祺隆重上市。2010年广汽集团一个大动作接着一个大动作,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而“大长安”的概念也丝毫不逞多让。长安并购昌河哈飞后,大长安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5月开始,中国长安先后和黑龙江、北京等多个省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做大做强长安集团奠定了基础,争取到了发展空间。而7月9日,中国长安与PSA集团签署了合资协议,使长安的海外合作伙伴从过去的福特、马自达和铃木,增加到现在的4个,合资伙伴进一步丰富。
一汽、东风、上汽等老牌劲旅,也都在2010年拿出不少积极的措施,力保江湖地位的保持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巨头的实力纷争将继续。
虚实结合 品牌意识全面觉醒
品牌代表着企业形象,承载着企业追求,体现着企业承诺,蕴含着企业价值。在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参与者们更加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尤其是自主品牌,不再局限在技术和销量这些“实”的方面,而是认识到自身另外一个软肋,看似“虚”的方面——品牌。
一汽集团在北京车展发布了新的品牌架构,对其品牌内涵、品牌目标、品牌价值等各个方面和外界展开了沟通。而长安集团也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尤其是系统更新了品牌视觉系统。
“合资自主”开始成为合资企业的“标配”,其背景虽然有一些获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因素,但至少让中方在品牌投入和产出方面减少了不平等性,从这个方面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秒杀四起 网络营销全面提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分析人士称,网购已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支付手段的畅通以及信用机制的完善,网络购买大宗产品的的门槛逐渐降低,汽车网上销售并非空谈。
2010年9月9日,奔驰Sm art原价17.6万元的硬顶style系列,以7.7折13.5万的团购价在淘宝网上售卖,仅3小时28分,205辆Sm art就一抢而空,这个量几乎能抵上Sm art一个月的量。“网上卖车”的这一成功案例,大大刺激了其他只提概念,却不见实际销售的汽车厂商。吉利随后宣布开启淘宝旗舰店,于年底推出“网购版吉利熊猫”。
业内分析师认为,网购汽车一方面体现出互联网平台对于品牌商的价值已经从营到销的延伸。
换挡加速 豪华车笑傲江湖
去年10月20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奥迪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第一个累计销售100万辆的高档汽车品牌。而下一个“100万”目标,奥迪表示未来3年就将实现。这个看似大跃进的计划,来自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70万辆,同比增速高达70%——是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豪车市场的体量。从2009年不及整个汽车市场增速的一半,跃升至去年增速超过整体车市1倍,豪车市场近两年的“换挡提速”足以笑傲整个汽车江湖。强劲的市场需求,是豪车走俏的重要原因,买车难一度成为2010年豪华车准车主的“痛苦”经历。
宝马去年在中国一口气新开了50家新4S店,有不少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甚至还有一些在四线城市。据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介绍,今年仍然会保持这种网络发展速度。奔驰则在去年11月便放言,今年的销售网络将翻番。中国全线飘红的豪华车市场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摩根大通在去年曾发布预测报告称,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将剧增。J.D.Power则认为,2011年及以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将会放缓至10%,但到2015年,中国豪车销量还将再次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