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了,在国际上有了影响力和话语权,但中国的软实力经营差强人意。近年来,奥运会、世博会,是精彩的亮相,但日常的功夫仍显不足。软实力经营最有特色的是美国,君不见美国文化全球渗透,无孔不入,势不可挡,不仅有好莱坞大片吸引眼球,牛仔服饰迷住青年,尤其是美式快餐和药味的可乐诱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已融入到孩子们的灵魂中。改革开放这些年,美式饮食及其概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这一招是十分厉害的。
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在进行软实力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警省,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饮食的价值和潜力,并反其道而用之。孙中山先生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把中国饮食归纳为色、香、味、形、气。气是什么?是精神、心理的东西。人吃东西与动物不同,是文明行为,带有文化印记。国际上许多国家把饮食业作为文化产业,不无道理。
中国饮食,博大精神,独具魅力,菜目不可胜数,食品丰富多彩,茶饮独具特色。在只有烘烤没有锅的西方,中国的蒸煮工艺所加工的粥饭、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具有绝对优势。何况汉堡、炸鸡、薯条在欧美被称为垃圾食品,已经式微。
据美国某公司总裁的文章介绍,美国消费者对世界各地的饮食有很大的爱好,印度、墨西哥和中国饮食是主要的三大类。调查显示:64%的人会动手做印度菜,59%的人会做墨西哥菜,46%的人会做中国菜,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会食用以这三个国家的菜为基础的加热即食食物。在外出就餐时,84%的消费者会点中国菜,83%会点印度菜,78%会点墨西哥菜,66%会点法国菜。现在,我们有海外华侨5000多万人,世界各地有中餐馆几十万个,近年来食品出口量也在增长。这是一个极好的渠道和切入口。跳动在齿舌之间,直达人体肠胃的食物,比任何宣传口号和报纸专栏上的言辞都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可惜,我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食物的哲学和政治价值。与官方的海外宣传比,中国饮食能更有效地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十六大报告说:“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饮食起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政治观点相比,一道美味的餐食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一个能提供如此美食的国家,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应该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国饮食摆上各国人民的餐桌,成为营造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的一部分。
201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