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同行和想买房子的都非常纠结,我就解读一下此


此次新政的目的事实上很明确,我认为出台的出发点有两点:

1、刚性需求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急迫,很容易被少量优惠所左右,而后其它购买者又会在羊群效应下入市,同时投资兴起,导致无法达到抑制房屋购买总量的目的

2、由于恐慌性购买,导致在当前较低利率水平下大量购房者承受了相当大比例的贷款,几十万上百万实属平常,而当前负利率转过年后必然会调整,到时面临还款金额的增长,极有可能使银行最稳妥的产品变成最不稳定的产品使金融体系遭到冲击。

此次出台新政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有:

1、控制刚需群体入市,房地产调控很大程度上依赖对购买者控制反制开发商,为了巩固成果,必须控制市场交易量,保持市场消化量小货量充足,可比范围大,才能形成足够的竞争产生对价格的牵制,因为毕竟是市场经济的帽子,是不能直接对价格开刀的,这样也会造成对开发企业热情的打击,形成经济增长新的不稳定因素。

2、减少购房者负债比例,避免收入标准不足人群超越自身承受能力购房,尽量为不久的加息做准备,最大程度避免由于加息导致大量银行坏账,购房者失去房产,造成国民对zf的不满,导致社会民心的动荡,动摇经济建设基础。

3、在国十条中,要求地方政府土地供应中大幅度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等政策性住房供应量,这部分供应在未来1-2年内将形成供应,首付提高至两成的要求,正是面对此类房屋对应人群,既然无法让其主动等待政策性房屋,那么就通过新政颁布使其被动等待。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避免其超越承受能力的购买造成未来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同时自身造成极大的身心压力,导致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首付提高一成对于具有一定实力购买者本身并不构成影响,对目前市场交易的主体不会产生减量作用。

总之就是在保证一定的交易量基础上,维持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社会的稳定与价格的平稳,之于降与不降,要看博弈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