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不会遭遇“二次调控”


 

“新国十条”之后,楼市熬过一个季度的冰封,伴随开发商打折力度的张力和强劲潜在需求的推动,二者再次“风云际会”,楼市成交量在7月下月开始爬升,并在8月迎来又一波反弹。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背景之下。

“回暖”和“回光返照”这两种说法,笔者觉得都有失偏颇。至于“二次调控”之说,也值得商榷。

为何?

因为,与其说楼市回暖,不如说成交量回暖,与其说成交量回暖,不如说成交量开始回到正常轨道;至于“回光返照”更是危言耸听。

首先,仅是成交量回暖,根本不能说明楼市回暖,而即便是房价,也处在上涨势头得到了遏制,而且房价整体开始出现松动,并开始下调,回暖之说也就有失偏颇。

7 月,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量继续萎缩,成交面积32.1 万㎡,共计3465 套,6 月减少7.83 万㎡,环比降幅19.57% 7月成都近郊区商品住宅成交量较上月减少21.65 万㎡,环比降幅27.10%8月成都主城区住宅成交面积54.14万平方米,成交套数5910套,环比分别增长54.11%55.73%

从成交量上看,成都楼市成交量目前还处于一个“震荡爬升”的过程,并不是调控后一路上扬。更何况,这是一个建设周期和销售周期都很长的产业,并不能以单个月来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就最近三个月来看,震荡趋势明显,承爬升趋势。依笔者看,这是成交量回暖前的征兆之一。

至于房价,7 月,成都市主城区和郊区的成交均价均有大幅下降,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8020 /㎡,较6月单价下降126 /㎡,环比下降1.55%;近郊商品住宅成交均价4951 /㎡,较上月下降378 /㎡,环比降幅7.09%。至于8月,成都楼市整体趋势还是以优惠打折为主,房价坚挺不变,甚至逆势涨价的项目,也仅是个别现象,绝不能一概而论,更谈不上回暖。

另外,即使8月份的成交量相对于新政后的历史性低点,已经有很大幅度回升,但从最近几年的成交趋势线和成都楼市固有的规律来看,成交量依然处于震荡爬升的阶段。因为,对于成都这样一个二级标杆城市来讲,前几月不仅跌破周20万平米的成交量,而且跌破10万平米的周成交量记录,而这在成都这个二级标杆城市是极不平常的事情。如此糟糕的业绩,仅是在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地震重创下才出现过。按照一般正常年份和正常需求,成都市每年正常年份消化1200万平米的商业住宅来算,月100万平米左右和周20万平米以上的成绩才是一个“及格分”,至于楼市回暖,考虑到高压政策在未来一段时期不会退出的大背景,楼市回暖来日方长(一定包括房价)。

但同时,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随着时间减弱,受挫的市场信心正在重塑,开发商“以价换量”和政府“以时间置换房价跌幅空间”,将是楼市未来的两大主要特征。

至于成交量回暖是否一定会招致二次调控,请先思考一下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是房价,还是成交量?依笔者看,在房价过快势头被阻止后,成交量回暖应该是对调控政策的又一积极反应,而不是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