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加速,需自省和反思


 

 

特殊时期,生存才是硬道理!

不管是遇到“客大欺店”的不对等合作,还是行业洗牌加剧的外部环境,乙方的日子都是如履薄冰。

随着住宅市场逐渐规范化,行业资源越来越走向垄断(土地一直就是被国家垄断),未在房地产形势大好时期长 “膘”的乙方,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即使最终等到了阳春花开,也是“王”的天下,“吨位决定座位”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只能让泛泛之辈旁观者死……

无可否认,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一直是个投机行业,数亿万计的投机者,把房价吹起一串串泡沫,当然也造就了无数的乙方。09年的楼市顺风,自不必赘述,N条破枪、一对稍经战场的队伍,就能“坐收渔利”,甲方、乙方都在形势打好中颇有斩获,正所谓水涨船高。

然而,房地产乙方机构正在遭受甲方“温水煮青蛙式”的行业垄断变革。一线中介机构的业务,随着战略性合作伙伴的业务增长,正稳步侵蚀剩下的市场份额,不断开拓疆土。而中小中介机构,只能低头哈腰,寻找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甲方进行合作。尤其之前源源不断涌入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商,成为了一部分小中介的救命稻草。但是,土地市场的进入门槛提高,以及行业规范化运作的发展方向,不仅让中小开发商转向二三线城市,也间接抬高了中介入市门槛,尤其是在这种行业洗牌加剧的环境下。

怎么办?

途径之一:和开发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前提是寻找和本企业,可以“相对平衡”对话的成长性企业,一起成长。互持股份,或者干脆开发商出资,中介机构出人的合作公司。既可以保稳定业务,也能提供精细化服务,更便于共同应对危机,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途径之二:转型做开发。可以依靠之前的资金积累,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求合作伙伴,从代理转入开发。尤其是手里还有代理项目的公司,可以用手里的流动资金做周转,逐步转型。

但,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最重要的是反思和自省:是不是真的适合做中介,是不是一定要进入房地产,是不是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进入……

海燕的故事听了很多年,是不是应该换换了……“飓风过岗,伏草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