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



孤岛

 

大陆人说与国际接轨

漏洞太多,困难太大

又决定不接轨了

他们说做一个好作家

就是饶过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当村里的头人

 

关于电影,关于李安

我很久才知道,作为编导

他和一个香港叫吴宇森的流浪汉

认真地撞开过好莱钨的大门

但对于人口众多的华人世界

这个比例头重脚轻

 

或者关于李安,关于电影

一部《理智与情感》

比他自身的身板更为高大,结实

他从纽约大学毕业,回到台湾

赋闲六年,除了研究好莱钨的电影结构

就是做家务,下厨,渴望死

 

一生只拍了十来部电影

每一次入戏,都是向陌生开拔

一个尊重胶片的导演

正如一个吝惜纸张的好作家

 

对于挑剔的美国观众来说

他们确切地知道,什么时代

一种植物从美洲移栽到了英国

而一群17世纪的绵羊

绝对是没有剪过毛的胖家伙

 

你尊重观众们的常识,教养和审美趣味

让一种逼真感来调和虚构的故事

你让细节更细

让冲突与花园梦想始终保持均衡

 

诗人

 

用耐心挖掘银矿

以平易接近蕴藏

 

被描摹的阵阵晚风加深了宁静

又为划破夜空的闪电埋下了伏笔

 

当一只狗转圈,诗人在观察

它是被自己首尾不能相顾所困惑

狂吠的嘴,却难以咬住自己的尾巴

 

作家

 

一个个封闭的故事

都前涉假定出一种可能性

--海明威的杀人者

或者罗伯-格里耶的嫉妒

 

最惊讶的结构

最突然的中短篇小说

往往是自行瓦解故事的假定性

杀人者失去杀人的时机

嫉妒者没有嫉妒的激情

 

三堵墙与三重门

 

第一堵墙来自欧亨利小说

一个谋杀者

把一个品酒师引诱到地下室

把他捆绑在白葡萄酒木桶后面的木桩上

从容砌上一堵墙,把他闷死

没有原由

 

第二堵墙是辛格小说里卢布林的魔术师

为了罚自己所犯下的罪恶

通奸,偷盗

为了忏悔

他砌上一堵墙,把自己禁闭起来

参观的人群,都说他是圣者

 

第三堵墙来自中国作家杨争光的小说

一个西北的庄稼汉

被贫穷,寂寞和愚昧困惑

他固执地砌上一堵墙,把窑洞封死

让自己和长辈,孤独与孤独永远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