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8月18日,南京街头10辆清一色的奥迪A6黑色轿车首尾相接,全是“苏A0”开头,而且是连号!记者查询发现,这支奥迪A6车队属于江苏外汽机关接待车队有限公司。该车队原来是省级机关用车,改制后属于国信集团,虽是国有企业,但已是“纯市场化”运作。挂着公车牌照,经营“社会服务”,这样的做法是否允许?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分清楚“公车”的不同性质,像江苏外汽机关接待车队这样的,算不上违规。 (09月26日 现代快报)
这个公私难辨的怪胎车队引发人们无数联想,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共赢”的决策。一来政府不用掏过多的钱养车,在碰上“大任务”的时候还能有足够的接待用车,二来企业在服务政府有余力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找市场”,这样的好车再加上这样的连号公牌,600元一天的价格对客户来说也算很“公道”了!从当事各方利益的角度来看,车牌是公还是私似乎不成问题,但是——这事的利弊显然并不只是当事各方说了算。
公车牌照因公而生,这是基本常识。牌照虽小,政府如何使用也需对公众负责。政府现在将公车牌照发放给一个企业,该怎么确定规则呢?公务接待的时候私车用公牌自然没有问题,但当私车用公牌去市场赢利的时候,是否需要给政府上缴特别的税费?这个税费的标准该如何界定?从目前的新闻来看,企业似乎完全自负盈亏,那么政府是用公牌换取私车的免费服务,还是每次用车还需要另付费用?公众这些细节性的疑问得不到合理的解释,那么在看到10辆豪车公牌连号在街市前行的时候,除了暗生权力腐败、权钱交易的种种联想外,没有别的选择。
公还是私?这从来都是个大问题!公私不分之时,于私会扰乱市场的公平环境,于公容易产生权力腐败。使用公车牌照的车队,因为这强有力的“卖点”,在租赁市场上无疑能更轻易地压制对手。政府为了一年也未必能使用一次的便利,滥发公车牌照,这其间即使没有腐败交易,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因此,政府某些部门和车队的利益“共赢”,却是公众的权利“共损”,同时也是政府公信力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