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之争再爆国人人性软劣


    国美的争论已经持续很久,一桩似乎不大的小事,一桩似乎企业内部的私事一时间成为焦点,不仅是媒体的焦点,也成为企业界、社会界的焦点,关注新闻、关注企业的人都在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分析问题,批判原因,吸取经验。

    国美之争的影响之大不仅在于其企业的影响力和企业的标杆,而在于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首次出现的大规模的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争夺。这次争夺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也许将影响并指导未来多来中国企业的股权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也可能影响并指导若赶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家族企业的治理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的治理模式,他对集中资源,发挥强势人物的领导作用,统一企业意志,实现企业创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因为家族企业,形成了独有个人集权式管理文化,将企业的制度建设划归于领导者个人能力与素质之下。由于独生子女制度导致家庭成员的减少和后继乏人,由于大量的家族企业后代外出留洋而放弃继承家族企业,由于大量在温室下成长起来的家族企业后代能力有限,导致家族企业的继承和延续一直存在大的问题而难以持续发展,也形成了富不过三代的似乎家族企业的自然规律。所以说国美是一个创举,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引入职业经理人,实现分权管理,弱化个人作用。但是,国美毕竟是国美,永远也无法彻底从家族企业的疑虑与桎梏中完全走出,因此,即使职业经理人到位,仍然无法实现真正的分权和放权,仍然将大权牢牢的掌握在家族手中。于是,职业经理人为求得生存毕竟要抗争,要获取自己的权利,要制衡大股东的权利。

    因此,无论从黄氏家族还是陈派管理者,二者都是正确的,都走出了正确的一步,至少在向正确的方向迈进。虽然今天看来,他们为走这一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于职业经理人,要获取权利,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上级,忠于自己的主子,造成整个社会氛围形成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似乎做出任何不利于主子的决定都是背叛,即使这种策略是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对于职业经理人,要想在国内获取到支持者,形成对抗大股东的团体非常艰难,文化的基因决定了国人的行为,所以职业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只能寻求国外投资机构,引入国外管理文化,所以说,从职业经理人角度看,引入贝恩也是不得以的选择。但是,致命的弱点是为了对抗大股东,引入国外投资者缺乏谈判的经验和应有的策略,使得国外投资者最后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职业经理人自身和大股东在争夺中双双损失了利益,这不得不说是国美的悲剧。

    也许这就是几种文化的核心。做为西方基督教提倡“博爱”,号召爱天下,爱大众。我们才发现当国外的企业进攻中国市场时,通常是联合起来,比如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百事可乐和肯德鸡。他们以强大的合力攻无不克。

    而儒家文化下的中国讲究“仁爱”,仁者,二人也,即这种文化提倡有所爱有所不爱,由此带来了中国人严重的内斗心理,总是先自己斗个你死我活,然后才向外进攻。看看中国的企业争夺国外市场,都是自己几家企业先斗个半死,元气大伤后再向外进攻,自然无功而返,大多失败。

    国美的悲剧也是这个错误,内斗的结果是外资占了大便宜,国美受到了大伤害。

    国美品牌的未来如何有待时间检验,但事件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未来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仅许多民营企业将放弃或延缓使用职业经理人,即使使用也将在怀疑中设置种种手段来防止职业经理人的反水。这显然不利于整个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

    但愿国美事件能给企业界留下的是有利的思考,而不是负面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