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分想到的


二十四节气“话食”篇——秋分

 

从秋分想到的

     秋分,这天是一年中太阳第二次直射赤道的日子,这一天,将南北半球阳光均分,也将昼夜长短均分。

    秋季开始于二十四节气的立秋,终止于霜降,而秋分,恰好平分了这并不算漫长的九十天,“平分秋色”一说,也便是来源于此。

    大自然是位博古通今的哲学家,他总是致力于用自然的力量给人们启示,这秋分时节的“平分”二字,自古便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的话题。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群雄并起,都想要分得一席之地,任自己在其中称王称霸,可等有了号令一方的威严之后,野心和欲望更加膨胀,便不会再考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们渴望“太平”的愿望而在统领一方后见好就收,因为要“平”便要先“舍”,也不会再抱着与人“平分”的思想而鸣金收兵,因为要“分”便是要先“弃”。即使有“两国议和”之说,也只是“为今之计”,都是为了成就自己、一统天下的目的,遂连年战乱不息,生灵涂炭,那“舍弃”二字,实在是显得难能可贵。

    人被名缰利锁羁绊,在横流的物欲中随波逐流,总会患得患失的以为只有一味的索取,不断的得到,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驾驭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有时候,舍弃一些才会得到更多。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换来了天下的一度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那些英雄烈士们,也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赢得了全中国最后的胜利……学会舍弃,得到的是更珍贵的人格的升华。

    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如何取舍常常乱人心扉,如果舍弃不了,则在无意中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了锈迹斑斑的枷锁,如果舍弃不了,那枷锁的分量会越来越重,直到成为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只有懂得舍弃,在做出选择后,我们才会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因为一切来之不易。

    舍与得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一个角落循环往复的演绎着,其实,人生也罢,工业也罢,进退之道全在舍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