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抱儿寻母 (独家图片)


     

 

          乐呵呵写下这个标题,我寻思,岩松老兄可能要批评老鞠我标题党了。可是这竟是真的,有图为证:

 

         

          这是1999年的老白,毕业十年,而今天,再将这张照片拿出来,风雨已度二十年,还多一年。抱着自己的儿子,寻找母校的气氲,有些幸福,自然也少不了感慨。

          老白一直是我尊敬的新闻人,其实也是亿万观众喜欢的资深主播、时事评论员,个性和时代的张扬总是能让观众紧随,引领和挑战着江湖规则也总是让我们啧啧称道更时不时为他有些担心。他的评论往往一针见血,独有见地,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说出很多专家说不出来的观点,也能将专家们那种深奥的问题简单地让观众明白,他能化高雅为不俗,化高深为涠底,化云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

          前几年,学习过他的《痛并快乐着》,去年,我又认真拜读过他访问日本后的专著。今天,我又收到老白快递来的他的新作《幸福了吗?》,在扉页,岩松兄还认真地希望老鞠“必须幸福”。真的很感谢他的书,看到题字其实我已幸福了一半。书中不少媒体理念和感慨我想作为媒体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为了表示崇敬,我挺直老腰一口气读完,还学伟人做掩卷长考状:“白氏风格,幽默不乏深刻,难得的好书啊!”然后连晚饭都没吃,满脑子都在思考幸福是什么的问题。

 

         

          老白的自序很有味道,我看是时事评论员的线下扩展,这里摘几段让大家先享用: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暴力因子也在人群中快速增长,让人更加不安。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象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都信人民币吗?老白的抛出的话题是难回答。老鞠从事娱乐和文化报道数十年,一直也在思考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中的幸福问题,通俗新闻与古典新闻中的幸福问题,常言道有钱能使磨推鬼,因为鬼推磨早已不是新闻,新闻的难度可见一斑。但,人民币在这些新闻中的作用也已成幸福的“核心竞争力”。有了钱,通俗的可以变成高雅,有了钱,古典的可以成流行,成市场票房,让人们幸福;收视率可引人们开怀畅饮。只是,仅有人民币就会带来幸福吗?灰飞烟灭,到头来竟是废纸一张。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老白的这段发问已明确告诉我,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

 

          来点轻松的吧,毕竟幸福二字对咱中国人有时委实太沉重。老白书中还透露了他第一次到北京就被罚款的事儿:

          “刚到北京,很多规矩不懂,其实,那时的北京,很多规矩也是乱的。

          到王府井逛街,看糖炒栗子新鲜,买了一包,边走边吃,吃着吃着不对劲儿了,一直觉得身后有一位大妈跟着,一回头,坏了,看着像一个清洁工,于是栗子不吃了,收了起来。

          一见我收了栗子,大妈说话了:“不吃了?那交罚款。吐一口皮五角,一共三口,一块五。”

          我傻了,大妈一直在保护犯罪现场,于是我无话可说,一块五,乖乖交了。

          在当时,一块五,可是巨款,心疼了很久,不过,值,以后再也不敢随地乱扔垃圾,甚至,都不太爱吃栗子了。”

                         这是白岩松1985年国庆时在北京的景山公园,那时的青少年大都有”视美帝国主义为一切纸老虎”的大无畏气概。

 

         老白为什么大笑?这是白岩松为去台湾制作《看台湾》时,东森电视台资深主播卢秀芳在台北机场组织的欢迎仪式,其中有标语为:“白岩松,您来了”。哈,不久前连战去西安时,就有孩子在学校大喊“爷爷,您来了,您终于来了!”。流行一时的词语让老白下巴朝天乐了。

 

           老白的隐私在书中还很多,不多写了,博客不讲究太长,长了网友们会烦。白写。

 

 

欢迎登陆“鞠健夫的搜狐微博”

本人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各种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鞠健夫的私媒体

欢迎加入“鞠健夫全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