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妹是有情有义的女子,鼓励“野猫”前往西海,她陪同他一起出发。当晚他们就上路。山路的难走超出人们想象,刚是走出大山他们就用了两日。到第三天他们才来到基里隆山下,太阳下山时候,“野猫”的寿命也就结束。。。。。。
“野猫”死以后,三妹妹将他埋葬在大路旁,特地种上一棵跟“野猫”一样有颗正直的心的芭蕉树。芭蕉树长得很快,不久就结出芭蕉。她因为“野猫”的死去悲痛欲绝,无法再前往西海,也没有力量回去,更知道自己将随同“野猫”而去。她把自己种的芭蕉供放在“野猫”的坟墓前,然后慢慢的走进森林,从此消失于人世间。。。。。。
后人都为这对他们相爱的故事感动,在这里简单地丢几块石头垒成一个案台,可以插香致祭,但是祭什么?这里不好摆放神像,有人想出个办法,砍一段芭蕉树杆摆上去供奉。但是芭蕉树杆水分多,方不了几天就枯干如炭,很快就腐烂。后来有人发出奇想,用木头做了一段芭蕉树杆,做的人不知如何生出这样的念头,竟然将仿芭蕉树杆加工成一副男人裤裆里的物件,开始有大腿那么粗,一米来长,还有两只蛋蛋!这东西端端正正地摆在案台上,人们竟然向它顶礼膜拜,香火特盛。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妇女,可能是望到那物件产生联想,认为它是求子神仙,向它许愿可以早生贵子,听说有求必应。所以这里一直来香火特别旺盛!当年红高棉的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很频繁,人们走这条路没有不提心吊胆,这里香火也没有断的。
四好公路越修越好,去西哈努可港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运货卡车司机,十有八九要在此下车供香,掬一瓢水洗洗脸,再开车心里就塌实。有人看到这个商机,在案台的原址上盖起一座庙,塑了神像,周边增加卖香烛纸宝、喝水拉尿的服务。
古月童说:“这是柬埔寨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果整理成文字,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呢!”
江函宇说:“受感动了?那你整理成文字。可是这版权是你的还是属于牛先生的?”
“当然是牛先生的,不用多加工,原原本本地记录刚才你的叙述就是一篇很好的作品。你不要看不起写书,英国有个叫席琳的女人,原来就是一个穷教书匠,后来突发奇想写了一本《哈里波特》,不仅热销英国,而且风行世界,赚了上亿美金。谁敢说你这‘野猫’加美女的大作不会产生轰动效应?”
“你这大博士在笑话我你啊?”牛炳皋有点哀求地看着古月童。
古月童忙说:“开玩笑,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那个话怎么说啦,博士?什么有力者,最后一定可以做到结果的那话,原话怎么说?”
“啊,你想说的是:‘有志者事竟成’吧?”
“对,有志者事竟成!你坚持去做一件事,坚持长久了,水滴石穿,我们小时侯的课文里就有这样的故事。”江函宇像哄小孩那样,发表宏论。
车子转眼到了基里隆。牛炳皋说,远看基里隆山感到它不怎么样,没有想象的大山那样高大挺拨的气势,但如果走进去就会觉得它崎岖雄伟。柬政府已经将它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加强保护,禁止砍伐,禁止打猎。此地的农民打猎很厉害的,多年来在这里形成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野味市场。报纸登过这样的事,说有一个猎人打猎本领十分了得,在这一带很有名,猎杀过多少大象、鹿等一级保护动物,警察总想抓他却抓不到,多次抓到他还都跑脱。后来抓到他,这回判他终身监禁。因为柬埔寨没有死刑,最重的刑罚就是这个了。
“这里有大象?”江函宇兴奋地问。
“有没有得问许大姐。”牛炳皋说,“情况许大姐更加了解。”
许仕英说:“我也没有见过真大象,但是我们刚才经过实居的时候,不是看见那里有一个大牌,牌上面画着杀大象的人会被抓去坐牢的画。这是政府挂出来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能够做杀大象的事。”
“这不很明白了?没有大象人家挂那个画干什么!”古月童一锤定音。
今天在“野猫”庙上香的人很多,路两旁停一溜的车,俨然成了一个集市。许仕英叫江函宇一起去上香,江函宇说他不懂烧香拜佛这类事,不懂只能避开。
古月童说:“敬鬼神而远之!你有儒家的遗风。”
江函宇笑着道:“什么事经过你的嘴一说就显得的文绉绉了。”
牛炳皋跟在他们身后面,对他们的谈话不好插嘴说什么。
他们举目看周围的山势地形,次地确实险要,两个山头左右扼守,形成一个狭谷,一个瓮口,四号公路像咽喉从谷中穿过。如果有战事,在山顶上摆上几挺机关枪,居高临下的狙击,谅你千军万马也飞不过去的。小庙就建在山脚下。当初人们选择在这里建庙,还真是有过考虑的,否则不会选择在咽喉正宗的三角区的位置。从外观上看,小庙是这两年新建的,不但是外样崭新,式样也不同一般的高棉风格,构思是很混合的了。因为在路边,地方狭窄,上香的人多,上完香还要到那几只大缸掏水洗脸,人人争先恐后,穿去插来的很无序,但乱却不嘈杂,人们很是礼让的样子。
小庙内有一尊金身塑像,现在的雕塑技术有进步,神像的面容还算逼真,看出是个男性。神台上有几支雄根,不过没有像牛炳皋故事里说的粗壮。庙前的大香炉被香骨插得密密匝匝,正冒着滚滚浓烟。
江函宇他们在远处看着,感受着人们对宗教的虔诚。
“在佛教国家就是这点好,人们都真心真意地敬神敬佛。”江函宇说,“我在这里生活久一点,可能也会同他们一样,见庙则烧香,见佛则下拜。”
“那你得真诚,不要口不对心。做这些宗教礼仪要不少时间,投入也不小。有资料说柬埔寨的寺庙四五千座,僧人五六万,所到之处举目见到最金碧辉煌的就是寺庙。”古月童道。“西方不少以信奉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如果按照人口比例算,我想他们的教堂不一定比柬埔寨多。”
“佛教就是柬埔寨的国教。”江函宇说。
古月童道:“这谁都知道。有媒体说过,有一点让不少学者觉得奇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很容易形成政教合一,但是它可以演化出民主多党制政治。佛教不会吧?好象历史上没有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演化出民主多党制度的。”
“不是吧,印度不是以佛教为国教吗?人家的牛上街都不准驱赶呢!人家实行的好象也是多党民主制度。”牛炳皋说。
“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不是我们在这里说得清楚的。我承认不懂这些,恐怕你这个大博士论得清楚。我的宗教是赚钱。”江函宇说。
古月童笑道:“如果金钱能够解决所有精神问题,怎么还有如此多的人热衷宗教?即使是大力提倡科学的时代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有一个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说过,科学的尽头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我揣摩人家这话,他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而是在自己人生中悟出来的。”
“遇到困扰了吧?照我看,你一思索,困扰就无数的多。”
许仕英上完香,手里提着那盒酥饼回来,催他们接着赶路。上了车她把酥饼分给大家吃。
古月童问怎么只供出香蕉,而不把酥饼一同供出给“野猫”神仙?
她说这是习惯,这样能够带给我们福气。看她说得如此虔诚,江函宇表示要吃,她给他的嘴里塞两块酥饼。
古月童说还是大姐关心老板。许仕英说当然要关心,老板开着车啊!你们要我喂就不好看啦。她以为古月童没有发现她与江函宇的私情,更不想给牛炳皋看出,赶忙用话语掩饰。
江函宇看出她的担心,嘿嘿地笑。“我说博士,不光要给你解决精神的问题,还得给你解决生理问题!”
“怎么解决?不可能碰上什么野猫吧?”古月童道。
“碰上野鸡!你属狐狸的,鸡更加适合你!”
江函宇说完和古月童都大笑起来。古月童属狗,他曾经在一个笔记本上画一只狗,但画像了狐狸,给江函宇翻开来看到,当时就笑话他。因为画画用的是红原子笔,他还说这是火狐狸。
西哈努克市原名叫磅逊市如今的叫法,显然是改用老国王、即现在的国父的名字。这个城市市区面积很大,基本上是分布在不同丘陵山包上,市内道路便跟着起起伏伏,到处是上坡下坡。人口很少,居住市区的人有万人左右,街上没有几个人的。民房也显得稀稀拉拉。但是风景很美,是发展旅游的地方。因此,近年来在海边建了不少的大酒店,当地官员有意将它打造成度假的天堂。曾经有这样的传说,当年美国人打越南战争时,向西哈努克提出租这里搞一个疗养基地,让那些打仗的军人可以轮流到这里度假休养。但是这个提议被西哈努克拒绝,当然他是为了援越抗美的需要。后来美国人到泰国的巴提雅搞度假疗养基地。巴提雅才有机会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现代都市和旅游圣地。其实若论自然条件,西哈努克港比巴提雅不知胜过多少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