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旅游业、酒店业、房地产齐“跳水” |
2008年年底,当全球都在为金融危机胆战心惊时,迪拜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耗资2000万美元的豪华酒店开幕庆典。但是这座沙漠中的城邦也没能逃脱金融海啸的巨浪袭击。各种建筑项目停工、酒店入住率下降、外籍工人纷纷外逃……恐慌情绪充斥着各行各业。 最后的狂欢很沉重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际,被誉为世界最豪华酒店的“棕榈岛亚特兰蒂斯”正式开张,并逆市斥资2000万美元举行盛大的开幕庆典。出席开幕派对的名人嘉宾超过2000人,可谓众星云集。派对的高潮是黄昏上演的大型烟花汇演。酒店扬言,他们的烟花汇演规模较北京奥运的还要盛大7倍,会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在太空也看得到。酒店本身就引人注目。占地113亩,耗资15亿美元,客房每晚租金800美元至25000美元,更不要说酒店内各种奢华的装饰和娱乐设施。主办方说,之所以要举办如此隆重的开幕活动,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迪拜已经成为梦幻乐园和超一流的休闲胜地。 但与会嘉宾的兴致却没那么高昂。相比宴会的奢华和热闹,他们显得非常沉重。一场金融危机让迪拜的财富迅速流失,不仅是迪拜,全球经济都陷入了困境,淹没在金融海啸中的人们惊惶失措,连个救生圈也找不到。这场奢华的派对被世界各地的媒体誉为迪拜“最后的狂欢”。 鼓励酒店降价促销 但是当浮华过去,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一步步显现出来。 亚特兰蒂斯酒店开业典礼几天后,开发商阿联酋房地产巨头纳赫勒集团宣布,为应对目前市场状况,集团将裁减500个工作岗位,大约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纳赫勒集团是迪拜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它开发的地标性建筑包括3座棕榈树形状的人工岛,以及依照世界地图布局填建的“世界岛”。 一位黎巴嫩投资商说:“纳赫勒集团在烟火上花了2000万美元,却没钱付给自己的员工,这真是场灾难。” 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1月份,迪拜豪华酒店的入住率仅为68.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2%。而中高档酒店的入住率为73.3%,同比下降10.8%。 迪拜政府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还鼓励酒店“降价促销”,保持旅游业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迪拜购物节期间,迪拜酒店房价最多可打4折。迪拜政府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近日还决定,将促销的时间至少延长到3月底。连英国廉价酒店PremierInn也宣布,其在迪拜的客房价格将下降30%。 可是业内人士表示,迪拜酒店要生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降价。 购物节乏人问津 一年一度的迪拜购物节今年也冷清不少。商业及旅游业推广局局长拉曼说:“今年的购物节正好遭遇金融危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希望至少能将它维持在去年的水平。” 迪拜购物节发起于1996年,当年吸引的人数就高达160万人,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更是翻了一倍。但是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战事,组织者的期望也有所下降,把活动预算砍掉了13%,只有2000万美元。但组办方还是抛出了很多诱人的条件。阿联酋航空的机票价格挂出了八五折的优惠价,各家酒店将客房价格调低了60%。 参展的商家也自行推出了很多活动。迪拜最老的购物中心零售城为女性顾客提供了免费的化妆品和美容秘诀;在棕榈岛上,很多饭店还推出了抽奖活动,奖品是雷克萨斯和尼桑汽车;在“地球村”商场,尖叫、鼓掌和吹口哨最大声或者用鼻子打字最快的顾客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品。 今年的相关数据还在统计中,但商家抱怨说,今年来商店消费的人比往年少很多,奢侈品的的乏人问津。据店主们自己估计,今年的销售量下降幅度高达20%到50%。 房价跌了超五成 至少在过去十年中,房地产投资是迪拜的“全民运动”。巅峰时刻,很多房子还没造,价格就已经翻了一番。贷款在迪拜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很多投资者通常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就能将房产转手,获得实质利润,那时候连第一个月的按揭还没到期。 这么好的事,当然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当地一家货运公司的老板抱怨说:“那时候,员工们都不专心工作。每个人都想着买房子。” 如今,迪拜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一半,抵押资金被冻结,不少大项目被暂停或缩小规模。有关迪拜将售出阿联酋航空公司大额股份的传言不绝于耳。 而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也在近日宣布,为了偿还政府贷款,他们将卖到在迪拜的两幢办公楼。 迪拜的富人也开始觉得手头拮据。近来,棕榈岛上一家正对亚特兰蒂斯酒店的地中海式别墅的主人把这座别墅的售价从490万美元降到360万美元,后来又降到313万美元,此外还随房赠送他的宾利车。地产经纪安东尼·杰里什说:“我们这位客户的钱都套在股市里了,他极度需要钱来运转他的生意。但是仍然没人买这座房子。或许我们可以单独出售那辆宾利车,我也不知道。” 梦想破灭逃出迪拜 迪拜最大房地产公司的一名高级主管说:“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很多人将受到打击,很多梦想将被粉碎。” 他指的不只是富人和投资商,还包括外籍工人。不少建筑项目都停工了,码头上的船舶装满了钢筋水泥,却无人问津。连在建的摩天大厦“迪拜塔”都无限期停工。曾经光彩夺目的“迪拜奇迹”突然暗淡了。大量外国劳工开始失业,这不仅反应在迪拜,这些劳工的故乡马尼拉和蒙巴萨等城市也逐渐感受到了外出劳工返乡的压力。 据西方媒体爆料,外籍人士“出逃”的场面异常壮观。迪拜机场的停车场内,停有超过3000辆遭到抛弃的汽车。有些人将被刷爆的信用卡留在车内,有些人则将道歉字条贴在挡风玻璃上。而这些都是债务缠身的外籍人士为避免牢狱之灾,逃离该城前留下的。二手车价格随之下跌,但即使这样,也没人愿意买。外籍人士的离开还导致该城的消费急剧减少,大量的房屋被闲置,甚至一些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地区空如“鬼城”。 曾经,许多外国人还视迪拜为避难所,在纽约和伦敦失业后,就到那里寻找就业机会。现在,不少外籍人士认为,迪拜自始至终是一场骗局。迪拜繁荣的泡沫破灭后,耸人听闻的传闻也迅速散播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