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拿加息说事


   但凡市场出现大跌,投资者总倾向于寻找各种理由,试图解释市场发生的种种变化。利空政策即将出台,某机构遭遇重大事件,老鼠仓等等,都是投资者最常用的几大理由。似乎每每有重大利空出台之前,股市里总会有几大高手事先知道消息并提前抽身。9日股市期市大跌后,仍然是这样的声音。贯穿全天股市的声音就是,为何统计局会选择在周六公布8月数据而不是周一,加息或者调整准备金是不是要出台了?种种猜想汇聚给市场力量,全天表现平平。

   不知道各位有无仔细观察,但凡这样的猜测之后,利空大多数没有兑现。无论加息也好,准备金也好,甚至某某出逃,某期货公司坐庄也好,后来全都证明是假消息而已。消息假,可市场不假。该亏的还得亏,而且是真金白银。举个例子,基于对4万亿投资的预期,一季度市场对加息有那么多次猜测,股市也跌了那么多次,加了吗?没有。

  先来搞清楚什么叫通货膨胀。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说一下本质。

  通货膨胀,概念是指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含义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不同的学说。货币主义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

   最常见的一种解释为,货币供应量超出了经济生活中所需要的货币总量,因此出现通货膨胀。

   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而较高的通胀率,会打压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社会生活不稳定。因此,对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成为各个国家的必然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我们所说的加息,调整准备金,都是货币政策。而加息,上调准备金率,都是货币紧缩政策,旨在压低通货膨胀率,缩紧民间信贷及流动资金充裕度。这是政策作用的机理。因此,CPI在达到3.5%水平再创22个月新高,的确刺激了市场人士的神经。

  新高就意味着一定会出台加息吗?3.5%究竟高不高,看下表就知。

  ----------------------------------------------------------------------------

    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

  我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通货膨胀率,平均为6.2%

  ----------------------------------------------------------------------------

  1980年         6.0 %

  1981年         2.4 %

  1982年         1.9 %

  1983年         1.5 %

  1984年         2.8 %

  1985年         9.3 %

  1986年         6.5 %

  1987年         7.3 %

  1988年         18.8 %

  1989年         18.0 %

  1990年         3.1 %

  1991年         3.4 %

  1992年         6.4 %

  1993年         14.7 %

  1994年         24.1 %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2008年         6.9%

  ----------------------------------------------------------------------------

      各位,看到了吧。目前的通胀率,仅勉强算的上是温和通胀。事实上,百姓所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农产品。

  鉴于2010年频繁的自然灾害因素,粮食的确在今年会有减产,但数据没有出台,暂时不好发表评论。百姓身边感受到的,应该是最明显。大米,面粉等价格,包括猪肉,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上扬,食品价格在推升整个CPI过程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而货币因素,基本与年初没有太大变化。倘若加息,提高准备金,杀伤的是谁?打击到根本上涨因素了吗?没有!农产品供应短缺,该涨的还是会涨,但减少货币供给,用加息这一大杀伤力武器进行压制,打击了所有生产活动参与者!而在中国,农业是非资本密集型,加息对农产品价格影响,是间接的,无直接影响。如果真是这样,可怜了实体企业,好不容易从金融危机走出来,又遭遇出口退税调整,最近沿海地区限电,再来个加息,提高准备金,贷款拿不到,不死也要掉一层皮!

    回头来看房价。近期房价飙升,不是因为钱多!而是大家普遍意识到因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买房子为保值所需,并不是因为什么流动性过剩!要是钱多,早就买了,何必等到今天!另外,8月份开始全国房价回升。为什么?7,8两个月的CPI都创了新高。投资者在这样的压力下,压制已久的购房需求,资金保值需求,都会出现。房价上涨本身,不是因为投机客!谁那么大胆,也不可能再国家盯上你的时候去炒楼,那是找死!

  所以,区分好目前通货膨胀的本质很重要!不要提加什么息,也不要提准备金率。任何一个货币政策的紧缩,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全面通杀。一竿子打倒一群人,没有治理到本质。何况,欧元债务危机又重来的迹象,加上美国公布的数据似乎又有走软趋势,这个时候加息,过两个月减息,这是什么货币政策呢?

    别总拿加息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