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2009/11》,李亮
美的豆浆机的“新一代”策略
“豆浆机升级了!”是美的豆浆机的新一轮攻击九阳的营销战略。从心智的角度上讲,美的这次营销战略找的方向很准确。
去年,我们就曾写过一篇文章《九阳战略应回归,一杯豆浆打天下》里提醒过九阳,用“专注好豆浆九阳15年”来突出自己的品类领导位置的方式是有战略漏洞。今天,果不其然,美的豆浆机抓住了这一点,扯开了新的攻击点——将九阳定位成为“老一代”。
虽然,美的豆浆机从品类战略的观点来看,存在重大的战略缺陷:品牌过渡延伸,造成品牌的认知混乱。面对专家级竞争对手,加上九阳还是品类的开创者,注定它不可能把“美的豆浆机”塑造成的绝对成功的业务单位。但是,中国市场辽阔、复杂,豆浆机作为一个新兴的小家电品类,美的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渠道优势,在九阳相对弱势的区域,实现先入为主,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破坏、阻碍九阳的地理性扩张的步伐。甚至,美的可以在某个时间段,通过技术革新,真正地去创领下一代技术的革新方向,从而创造足够可观的收入。
九阳在继续实现品牌发展的同时,我们出于对本土品牌中少有的品类开创者的敬意,不得不就营销战略的失当再次提醒九阳:九阳近一年来的营销策略,不但没有很好地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巩固应有的品类领导者的地位,反而消弱了自身的品牌势能,助长了对手的威风。继续发展下去,会威胁九阳的品牌成长!
美的为什么要和九阳对着干?
毫无疑问,作为后来者,最佳的营销战略,就是在品类内,和领导品牌形成对立之势,共同分享品类开创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辛苦开拓的品类市场。在可乐品类里,百事就是通过对立可口可乐,迅速追赶,甚至在某些时间段会实现返超。在快餐市场,原本在美国不怎么样(排名五名开外)的肯德基,在中国通过对立世界第一快餐品牌麦当劳,而率领东南亚市场成为全球最好业绩的市场,在美国这是很难想像的。
很明显,在毒奶粉之后,美的作为豆浆机的后来者,凭借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它的营销战略就是与豆浆机的品类开创者九阳形成对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美的通过技术、传播所支撑的营销战略形成了对立的关系,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九阳。
因为,对立意味着平等,意味着与竞争对手平起平坐,甚至很有可能威胁到开创者的市场份额。我们没有拿到最新的销售数据,凭借美的豆浆机在央视投放广告的力度可以猜想,再加上自身渠道的资源,美的豆浆机近一年的销售额很可能在大幅度成长,甚至某些市场的成长率会高于九阳。这对美的来说是个阶段性的胜利!
如果有一天美的豆浆机与九阳在所有市场实现了完全对立,最严重的后果是,消费者走到终端,购买豆浆机时,会有“不是九阳,就是美的”的选择。而,九阳被选择的几率就会被竞争对手给瓜分掉一部分。
面对这样的态势,九阳是如何应对呢?九阳选择了“和谐”的战略。九阳与美的,这一年来,你一拳,我一脚,好像是有导演在安排一场舞台秀。似乎每次美的的进攻,它都要去走进圈套,招架一番不可。从九阳近一年来的广告变化可见一斑。恰恰九阳这样的反应,正中敌人的下怀。在商战中,应该忘掉平等和谐的“共同发展观”。保留战俘,甚至故意形成“公平竞争环境”的品类内竞争环境,后患无穷!吉列、宝洁等品牌防御战,通常不会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更不会纵容其发展。这样才能成就吉列在剃须刀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宝洁系在日化阵营里的绝对优势地位。
前一段,王老吉在“夏枯草事件”所表现的应对攻击后该如何反应,从营销战略角度讲,也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你说我有问题,我通过高层面的公关、新闻去化解、去理论。正常的品牌层面的大众宣传不要改变,该投电视的投电视,该上户外的上户外。最重要的,营销战略不能改变。为什么王老吉不“随机应变”,推出改进后的“不含夏枯草”的凉茶呢?这就是营销的智慧。真要这么做了,就也正中某个竞争对手的下怀了。
干豆VS泡豆、无网VS有网
关于豆浆机的争斗,最先的是打干豆好还是打泡豆的争论。美的上市之初为了对立九阳,实现差异化竞争,选择了“无网打干豆”的诉求,还聘用了当时美的品牌所使用的形象代言人巩俐。美的为了说明干豆比泡豆的优势,拿出了某大学的测试数据——泡豆营养流失量是干豆的11倍;泡豆6小时,菌落总数是干豆的170倍……甚至危言耸听地说:泡豆还会产生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随后,估计是九阳没办法及时应对“无网”和“打干豆”双线攻击,先只选用了反攻击“打干豆”。为此搬出豆浆在中国的发展史,依次证明“中国正宗豆浆是需要泡豆的!”,又邀请国家权威营养专家力证“制作豆浆,泡豆是必须的!”,来加以回应。
接着,09年初,九阳针对无网开始了全面反攻,“拒绝简易,倡导精磨”,将技术升级聚焦于“五谷精磨器”、“X型旋风精磨刀”,与美的的“锰合金旋风研磨刀头”形成对立。
为了应对九阳的预料之中的反攻,最近美的开始诉求“新一代”豆浆机的对立策略。
今天回顾,干豆VS泡豆,谁是最后的赢家?我们不知道,我们也说不清楚,消费者估计也被搞晕了。无网VS有网,谁最后会赢?我们不知道,因为这场营销战还在继续中。但可以肯定一点,九阳不应该抱着小家子气似的参与这场争论。
总之,九阳不应该步步紧逼美的豆浆机的进攻,最起码不应该上升到品牌层面(大规模的线上广告)。有网,更不应该成为现在传播的焦点。有些消费者说不定还没有看到过美的的“无网”的广告,经过九阳广告自己的提示,消费者会思考:原来豆浆机可以做成更简便的结构,考虑到结构多了一块,清洗不方便,“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出于简便的考虑,就选择了美的。如果发生这样的选择情况,九阳的广告就起到了相反的引导作用。
九阳的“反对立”策略
领导品牌应该做领导品牌该做的事情,不应该附和美的豆浆机,去营造有利与美的的竞争态势。
九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立刻取消一系列的对立策略,执行“反对立”策略。
具体包括:调整在CCTV播放的“精磨更营养”的电视广告、严禁在终端与美的豆浆机形成“非此即彼”的产品对立式演示展柜、缩减折页上大篇幅在说“有网PK无网”的信息……
九阳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继续在地理范围内扩大“品类第一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优势。在产品宣传层面,不要计较跟随者的恶意挑衅。不是说不反击,而是要考虑反击的方式和力度。利用终端说辞能实现的反击的,尽量不要抬高到品牌层面。消费群体是一个流动、无限扩张着的群体,不要以为13亿消费者、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位消费者都知道九阳是豆浆机的老大、九阳是豆浆机的代名词。
像现在这样,在线上与竞争对手争论某一个技术问题,没有一点现实的必要性。反而在弱化领导地位。在消费者的心智中,领导品牌本应该就是技术革新最快的品类竞争者。从品类战略的观点看,最近九阳的新产品:“保温豆浆机”、“Baby豆浆机”等都是创新力度比“五谷精磨器”要好得多的技术革新(一个造型的改变,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革新。消费者也会疑惑,就这么一个小金属罩,至于把它拔高到宣传主角的地位吗?)。但,这些新产品也不应该成为目前九阳宣传的主角,现在的营销焦点应该是:占据品类第一位置的认知。
品类第一的位置,不应该被遮遮掩掩
巩固品类第一位置的方式有很多种。其实,这些九阳也都在做,比如制定“国标”、公布第三方数据公司的销售领先数据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公信力传播元素。只可惜,通常这些都应该提升到更高层面来宣传的有力的传播资源,都被九阳处理成软文形式,甚至企业内部的新闻,被“封锁”在企业或行业内部传播。
我们曾提醒过九阳,九阳缺少一个有力度的公信力营销元素。最近使用的“CCTV2009综艺联盟”,丝毫没有传播力。也许是出于某种原因的考虑,九阳没有使用“连续N年全国销量遥遥领先”、“领跑中国XXX行业”的词语,这样害羞式的遮掩,会给美的极大的机会——来抢占第一认知的最宝贵的时间。
领导品牌,应该灵活应对跟随者,凭借第一品牌的认知,能抢占跟随品牌的特性,甚至破坏掉跟进品牌的战略意图。从这一点上,九阳在慢慢转变应对思路,我们也看到一些可喜的倾向,但是好像这些做法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前不久,九阳在放弃之前“打泡豆”的观点。在最新的折页上加上了“九阳豆浆机,干湿豆都能做——干豆更省时,泡豆更营养”的说辞。还专门针对无网豆浆机,推出了狙击型低价产品,来拉低美的的品牌位置。在我们看来,这两种做法最起码没有与美的“对着干”的冲动,这样就可以化敌人的进攻力量,为己所用。像太极拳一样,借助进攻者的力量来实现反攻。这才是九阳应对美的进攻的最高智慧!
后续,为九阳的转变而鼓掌!
当我们发现九阳营销战略需要以上转变时,撰写了上文,也及时提醒了九阳。当时,聪明的客户也发现了局势的微妙,告知我们:他们最近要有大动作。果不其然,诉求品类领导地位的新广告,9月底在央视黄金时段开始播放——新广告不再诉求“精磨好豆浆”,转而传播“豆浆机的开创者与领导者”的品类地位,为新的一场豆浆机营销战拉开了序幕。
新广告的播出,象征着九阳的品类战略开始执行。我们认为该阶段的九阳,诉求品类地位的营销战略,效果将会明显优于诉求单项技术的革新。最后,为中国少有的品类领导者的营销理念的转变而送去我们的掌声!(《销售与市场》2009年11月战略版)